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省委常委会会议,专题分析上半年全省经济运行情况,研究部署下半年经济工作。这既是对上半年成绩的盘点,更是对全年目标冲刺的再动员、再部署。刚才,省发改委、省统计局等相关部门作了详细汇报,大家也发表了很好的意见。下面,我结合大家的发言和掌握的情况,讲几点意见。
一、客观审视成绩,坚定发展信心,来之不易的“稳、新、韧”态势必须倍加珍惜、持续巩固
上半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宏观环境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全省上下坚持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顶住压力、迎难而上,推动经济运行呈现出“总体平稳、向新向好、韧性增强”的良好态势。这份成绩单,是在爬坡过坎的关键时期取得的,凝结着全省广大干部群众的心血和汗水,确实来之不易。具体体现在几个方面:
成绩值得肯定,但我们更要清醒、更要冷静。省委常委会会议明确指出,要“正确分析判断当前经济形势,深入分析主要指标的差异性、内在逻辑性,关注不符合预期的数据,深挖问题根源,不回避矛盾”。这是做好下半年工作的前提。当前经济运行中,确实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和挑战:
部分指标差异明显,区域、行业分化加剧。各市州之间、不同行业之间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依然突出。个别市州主要经济指标增速低于全省平均,个别行业(如部分传统资源型产业、房地产关联产业)恢复不及预期,拉低了整体增速。部分中小企业生产经营仍较困难,成本上升、需求不足、融资难等问题交织。
有效需求不足仍是突出矛盾。消费恢复的基础尚不牢固,居民消费意愿和消费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新的消费热点虽在培育但尚未形成强大支撑。投资增长后劲需要加强,特别是民间投资意愿有待提振,重大项目储备和接续仍需下大力气。外需面临的不确定性依然较大。
重点领域风险隐患不容忽视。财政收支平衡压力加大,部分市县债务风险化解任务艰巨。房地产领域的风险仍需高度关注,保交楼、稳预期、促转型的任务依然繁重。安全生产、金融、能源、粮食等领域也面临一些潜在风险点,本质安全水平有待提升。
发展环境和干部作风仍需优化。一些地方和部门抓经济工作的责任感、紧迫感还不够强,破解难题的锐气和办法还不够多。营商环境对标一流仍有差距,一些政策落实的“最后一公里”尚未完全打通。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在个别领域依然存在,影响了工作质效。
对这些矛盾和问题,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坚持问题导向,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和“解剖麻雀”的细致精神,深挖根源,找准症结,精准施策,切实加以解决。
二、聚焦关键发力,狠抓工作落实,全力以赴确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
做好下半年经济工作,意义重大,责任如山。我们必须锚定全年目标任务不动摇,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把“挑大梁”的责任扛得更牢,把“压舱石”的作用发挥得更实。重点要在以下几个方面下足功夫、务求实效:
(一)突出“关键少数”,强化经济大市“挑大梁”的担当。
长沙、岳阳、常德、衡阳等经济大市,经济体量大、产业基础好、辐射带动强,是全省经济的“顶梁柱”。省委明确提出要“充分发挥经济大市挑大梁作用”。这既是信任,更是责任。
要扛起更大增长责任。各经济大市要自我加压、抬高坐标,把稳增长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深入挖掘自身潜力,努力实现高于全省平均的增长速度,为全省大局作出更大贡献。要建立“一市一策”的精准调度机制,省直相关部门要加强对重点市州的指导和支持。
要提升产业能级。大市要有大作为,必须在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上走在前列。要聚焦优势主导产业,强链补链延链,提升在全球全国产业链价值链中的地位。要勇于在培育新质生产力上率先突破,大力发展数字经济、绿色经济、总部经济等,打造具有全国乃至全球影响力的产业集群。
要优化发展环境。经济大市要成为营商环境的“高地”。要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更大力度吸引和集聚高端要素资源。要提升城市综合承载力和治理水平,营造宜居宜业宜游的良好环境。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本文标题:在省委经济运行分析会上的讲话
链接地址:http://www.bibiwenku.com//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411272.html
版权声明
作者原创,不允许二次传播,一经发现收回会员权益,追究法律责任。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