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永远在路上的恒心韧劲抓好党的作风建设——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校(院)委会理论学习中心组

2025-07-11 07:03:52 121
联系客服提示-笔笔文库

(2025年6月16日)

党的作风关系党的形象,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制定和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开局破题,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狠抓党的作风建设,推动党风政风焕然一新、社风民风持续向好。在新时代管党治党的壮阔征程中,习近平总书记围绕新形势下作风建设抓什么、怎么抓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极大深化了我们党对作风建设的规律性认识。当前正在全党开展的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是巩固和扩大新时代党的作风建设成果、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重大举措。广大党员、干部要把学习总书记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作为必修课、常修课,学出觉悟、学出信仰、学出担当,以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引领形成正气充盈的社会生态,以作风建设新成效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

一、党的作风关系人心向背、决定事业成败

一个政党最难的就是历经沧桑而初心不改、饱经风霜而本色依旧。着眼巩固党的长期执政地位,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党的作风正,人民的心气顺,党和人民就能同甘共苦;执政党如果不注重作风建设,听任不正之风侵蚀党的肌体,就有失去民心、丧失政权的危险;越是改革开放,越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越是长期执政,党内形形色色的作风问题越是突出,我们越是要加强作风教育和作风建设。

无论是中央苏区时期发扬“苏区干部好作风”、“唤起工农千百万,同心干”,还是延安时期“只见公仆不见官”、用“延安作风”打败“西安作风”;无论是“进京赶考”前夕提出“两个务必”,还是改革开放初期强调“执政党的党风问题是有关党的生死存亡的问题”;无论是新世纪之初党的十五届六中全会作出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决定,还是新时代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作风建设摆在突出位置,以制定和实施中央八项规定破题、下大力气纠治“四风”,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锲而不舍狠抓作风,依靠好作风凝心聚力、创造伟业。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古今中外,因为统治集团作风败坏导致人亡政息的例子有很多。郭沫若在《甲申三百年祭》一文中,深刻剖析了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军由于骄傲自满、权欲膨胀、沉迷享乐等最终导致失败的教训。毛泽东同志将这篇文章作为延安整风的学习材料,要求“同志们引为鉴戒”。习近平总书记也要求全党,“要牢记毛泽东同志提出的‘我们决不当李自成’的深刻警示”。苏联为什么解体?苏共为什么垮台?总书记曾在多个场合就这个问题作过深刻分析,指出“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苏联共产党脱离了人民,成为一个只维护自身利益的特权官僚集团”。

共产党人无论打江山还是守江山,都要矢志不渝加强自身作风建设。如今,我们党作为世界上最大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更要防止在执政业绩光环的照耀下,出现忽略自身不足、忽视自身问题的现象。党员、干部要清醒认识到,党面临的“四大考验”、“四种危险”将长期存在,必须以永远在路上的恒心韧劲抓好作风建设,确保党始终成为人民公仆、时代先锋、民族脊梁,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二、作风是衡量对党和人民是否忠诚的重要尺子

作风状况体现共产党人的价值追求和精神境界,是观察判断党员、干部理想信念是否坚定的重要依据。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作风反映的是形象和素质,体现的是党性,起决定作用的也是党性;作风问题核心是党同人民群众的关系问题,不正之风离我们越远,群众就会离我们越近;抓作风建设要返璞归真、固本培元。总书记的重要论述,深刻揭示了作风问题和党性问题的辩证关系,阐明了作风问题的本质和核心,明确了加强和改进作风的根本之道。

检验作风是否过硬,关键看能否摆正公与私的关系,能否对党和人民的事业尽心尽责。焦裕禄同志在兰考工作期间,恪守“不占公家一分便宜”的操守,起草制定“干部十不准”,临终给妻子留下遗言:“我死后,你会很难,但日子再苦再难也不要伸手向组织上要补助、要救济。”杨善洲同志退休后卷起铺盖扎进大亮山,义务植树造林20多年,后来又将价值3亿多元的林场无偿交给国家,他曾讲道:“如果说共产党人有职业病,这个病就是‘自讨苦吃’。”党员、干部要把对党忠诚作为政治上的“定海神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为大公、守大义、求大我,不慕虚荣、不务虚功、不图虚名,自觉抵制特权思想和特权现象,努力创造无愧于党和人民的业绩。

“正气存内,邪不可干”。信念是本,作风是形,本正而形聚。只有理想信念坚定,才能从思想根源上杜绝各种不良作风,防止歪风邪气近身附体。党员、干部应不断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同一切迷惘迟疑的观点、一切及时行乐的思想、一切贪图私利的行为、一切无所作为的作风作坚决斗争,经受住各种风险和诱惑的考验,守好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建立在对马克思主义的深刻理解和对历史规律的深刻把握之上。党员、干部要自觉强化理论武装,掌握好马克思主义这一强大思想武器,特别是学好用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注重深学细悟贯穿其中的政治品格、价值追求、精神境界、作风操守,对标对表检视思想、校准方向,把学习成果转化为改作风、树新风的强大动能。

三、中央八项规定是深刻改变政治生态和社会面貌的标志性举措

中央八项规定是党的十八大后制定的第一部重要党内法规,是我们党在新时代的徙木立信之举。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制定这方面的规矩,指导思想就是从严要求,体现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对人民群众期盼作出积极回应,对党风政风乃至整个社会风气发挥导向作用。总书记历来重视通过立规矩来加强作风建设,在河北正定工作期间推动县委出台改进领导作风的“六项规定”,在福建宁德工作期间主持制定地委、行署领导干部廉洁自律的“十二项规定”,在浙江工作期间就省委常委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推出“十项规定”,在上海工作期间提出市委常委会加强自身建设的“八个坚持”,再到中央八项规定的出台,体现了一以贯之带头转作风树新风、从严从实抓班子带队伍的鲜明态度。

八项规定一子落地,作风建设满盘皆活。这一标志性举措,以小切口带动管党治党发生大变化。自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制定出台中央八项规定之后,十九届、二十届中央政治局首次会议均研究中央八项规定实施细则,进一步深化细化。党中央相继推出一系列制度规定,不断推动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走深走实。《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国共产党组织处理规定(试行)》将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分别列入重点查处的问题和应受组织处理的基本情形。党中央从整治违规吃喝送礼、超标公务接待、滥建楼堂馆所等突出问题着手,以一个个具体问题的突破,带动面上问题的解决,让人民群众真切感受到了作风建设的实效。2013年8月建立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情况月报制度,截至2025年5月连续140个月公布全国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数据,持续释放越往后越严的信号,在全党全社会形成强大震慑效应。

阅读全文
(想阅读完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陆!)
如果喜欢本篇内容,请赞赏鼓励哦!
尚未有人赏赞,赶紧来一个吧
查看更多>>
请选择打赏类型
¥0.01
¥1
¥365
¥188
¥99.99
¥66.6
¥52
¥6.66
¥6
赏赞

分享: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以永远在路上的恒心韧劲抓好党的作风建设——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校(院)委会理论学习中心组

链接地址:http://www.bibiwenku.com//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407370.html

相关内容
    热门推荐
    • 本周热门
    • 本月热门
        二维码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