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们:
七月骄阳似火,在这个充满希望与激情的季节里,我们迎来了中国共产党成立104周年的光辉时刻。回首百年,我们党始终站在时代前列,引领中国经济发展从积贫积弱走向繁荣富强。在新时代,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成为我们党作风建设的重要指引,不仅重塑党风政风,更为经济发展营造了风清气正的良好环境。今天,我们聚焦经济发展主题,结合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探讨如何在党的领导下,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一、领悟党经济发展理念,贯彻新发展格局推动经济高质量前行
(一)百年探索,铸就经济发展思想宝库。自党成立以来,经济发展理念在实践中不断演进。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领导根据地开展大生产运动,为革命胜利奠定物质基础,“自己动手,丰衣足食”,这一理念体现了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创业精神。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从“一五”计划到“三五”计划,党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初步建立起独立的工业体系,展现了高瞻远瞩的战略布局与统筹规划能力。改革开放后,“发展才是硬道理”的理念深入人心,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激发农村活力,经济特区的设立打开对外开放大门,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让中国经济迎来腾飞。进入新时代,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应运而生,这是对过往经验的升华,更是顺应时代发展的科学指引。
(二)新发展理念,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航标。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在科技竞争白热化的今天,我们党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支持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华为公司在5G通信领域持续创新,取得大量专利,引领全球5G技术发展,不仅提升自身竞争力,更为我国数字经济发展筑牢根基。协调注重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从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如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到城乡协调发展,推动乡村振兴战略,让不同地区、城乡之间优势互补,缩小差距,实现共同繁荣。绿色发展成为时代共识,党推动产业绿色转型,光伏、风电等新能源产业蓬勃发展,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连续多年位居全球第一,为应对气候变化贡献中国力量,也为经济可持续发展开辟新赛道。开放发展让中国深度融入世界经济,“一带一路”倡议下,中欧班列穿梭欧亚大陆,贸易往来日益频繁,拓展国际市场,实现互利共赢。共享发展致力于让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三)构建新发展格局,激发经济发展新活力。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就是要充分发挥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国内消费市场不断升级,直播带货、跨境电商等新业态蓬勃发展,拉动内需增长。同时,加强国内产业链供应链建设,像小米公司通过构建完善的供应链体系,从芯片研发到产品制造,实现高效协同,保障产品供应稳定,提升市场竞争力。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我们党积极推动更高水平对外开放,举办进博会,吸引全球优质商品和服务,同时鼓励中国企业“走出去”,福耀玻璃在海外设厂,拓展国际市场,学习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实现资源全球优化配置,让中国经济在国际竞争中不断发展壮大。
二、聚焦实体经济振兴,以党的政策扶持筑牢经济坚实底盘
(一)政策引领,为实体经济发展注入“强心针”。党的政策始终向实体经济倾斜。在税收政策上,实施大规模减税降费,降低企业负担。对制造业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提高,激励企业加大创新投入。某汽车制造企业通过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节省大量资金用于新技术研发,推出多款新能源汽车,市场份额不断扩大。在财政补贴方面,支持实体经济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对传统纺织企业进行智能化改造给予补贴,企业引进先进设备,生产效率大幅提升,产品质量更优,在国际市场上更具竞争力。金融政策上,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实体经济信贷支持,降低融资成本。为小微企业提供低息贷款,帮助其渡过难关,发展壮大。
(二)创新驱动,为实体经济发展插上“翅膀”。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建立研发中心。华为公司投入大量资金进行5G通信技术研发,拥有全球领先的5G技术专利,其5G基站设备广泛应用于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推动通信行业变革。支持产学研合作,促进科技成果转化。高校、科研机构与企业合作,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际生产力。某高校研发的新型材料技术,与企业合作实现产业化生产,应用于航空航天等领域,填补国内空白。培育创新型企业,打造实体经济发展新引擎。培育一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这些企业专注细分领域,以创新为核心竞争力,成为行业隐形冠军,为实体经济发展注入活力。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本文标题:2025年七一专题党课:坚守初心担使命,奋进经济新征程
链接地址:http://www.bibiwenku.com//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407167.html
版权声明
作者原创,不允许二次传播,一经发现收回会员权益,追究法律责任。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