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课讲稿:干部动力激发与担当精神培育的多重维度

2025-07-09 07:03:52 121
联系客服提示-笔笔文库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不能只想当官不想干事,只想揽权不想担责,只想出彩不想出力。”这深刻揭示了干部干事动力与担当精神在国家治理体系中的重要地位。通过构建“价值重塑—组织赋能—文化浸润”三重维度分析框架,能够有效实现对干部动力激发和担当精神培育机制的系统性创新。

以价值重塑筑牢干部干事担当的思想根基

理论武装: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学深悟透创新理论,是筑牢思想根基的首要环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成果,其科学体系与核心要义构成干部动力激发与担当作为的“思想坐标系”。坚持“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的方法论要求,不仅是对知识体系的系统掌握,更是对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的内化运用。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巩固拓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成果的意见》提出的建立健全“第一议题”制度构建常态化学习机制,能够实现知识更新与政治训练的有机统一,促使干部在理论溯源中增强政治判断力、在思想碰撞中提升政治领悟力。

实践转化:以学促干破解发展难题。理论指导实践的深层逻辑,在于破解“知易行难”的治理困境。知识向行动的转化需要经历“认知重构、情境适配到效能反馈”的闭环过程,将理论学习与优化营商环境、生态治理等中心工作深度融合,实质是构建“理论—实践”的辩证互动机制。干部在招商引资、基层矛盾化解等具体场景中运用创新理论,既是检验学习成效的经验交流,又是提升治理能力的主战场。这种实践导向的学习模式,能够有效克服“学用两张皮”的形式主义倾向,使理论真正成为破解“桥与船”问题的公开讲话。干部要熟练掌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蕴含的“问题导向”“系统观念”“底线思维”等工作方法,在乡村全面振兴、风险防控等复杂治理场景中实现主动破题,从而实现“经验积累、反思提炼到模式创新”的螺旋上升。

政治认同:以情感共鸣激发担当自觉。增进对我们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的本质,是构建干部担当精神的情感动力机制,政治认同的巩固需要实现制度认同、价值认同和情感认同的三维统一。通过党性教育重走“挑粮小道”、在红色场馆重温入党誓词等体验式教学,实质是运用文化符号激活历史记忆,使干部在情感共鸣中深化对党的创新理论的价值皈依。这种具身化的学习体验能够突破理性认知的局限,通过情感动员将“两个维护”从政治要求升华为精神追求。服务型领导理论强调,干部的公仆意识需要通过需求感知、服务供给、效能反馈的实践链条不断强化。

价值重塑的三重维度具有内在统一性。理论武装解决“知”的问题,为干事创业、担当作为提供思想武器;实践转化聚焦“行”的突破,在破解难题中检验理论成色;政治认同实现“信”的升华,通过情感共鸣筑牢价值根基。这种知、行、信的闭环建构,能够实现思想引领与行为自觉的有机统一。唯有实现三重维度的协同共振,才能培育出新时代干部“乱云飞渡仍从容”的干事创业与担当定力。

以组织赋能健全激励干事担当的制度保障

阅读全文
(想阅读完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陆!)
如果喜欢本篇内容,请赞赏鼓励哦!
尚未有人赏赞,赶紧来一个吧
查看更多>>
请选择打赏类型
¥0.01
¥1
¥365
¥188
¥99.99
¥66.6
¥52
¥6.66
¥6
赏赞

分享: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党课讲稿:干部动力激发与担当精神培育的多重维度

链接地址:http://www.bibiwenku.com//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407091.html

相关内容
    热门推荐
    • 本周热门
    • 本月热门
        二维码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