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某省“十五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编制工作汇报

2025-07-07 07:03:52 121
联系客服提示-笔笔文库

某某省“十五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编制工作汇报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仁:

在全省上下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某某重要讲话精神、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某某篇章的关键时期,我们召开某某省“十五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编制工作推进会议,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根据会议安排,现将我省文化和旅游发展“十五五”规划编制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新阶段与新使命

“十五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关键五年,也是某某文化和旅游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转型升级的战略机遇期。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深入推进、中老铁路黄金线路效应持续释放以及RCEP全面实施,某某正从内陆边缘地区转变为我国面向南亚东南亚开放的前沿窗口。在这一时代背景下,文化和旅游产业作为某某省战略性支柱产业,肩负着促进经济转型升级、推动民族团结进步、服务国家周边外交的重任。我们必须以更高的站位、更宽的视野、更实的举措,科学谋划“十五五”时期文化和旅游发展新蓝图,为建设文化强省、旅游强省提供战略指引。

二、“十四五”时期某某文旅发展的主要成就

“十四五”期间,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省文化和旅游系统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和旅游工作的重要论述和考察某某重要讲话精神,深入实施文化和旅游强省建设三年行动,推动文旅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

产业规模持续扩大:截至2024年底,全省接待游客数量突破9亿人次,文旅总收入超过1.8万亿元,文旅产业增加值占全省GDP比重达9.6%,较“十三五”末提高2.1个百分点,支柱地位更加巩固。特别是今年以来,旅居经济呈现爆发式增长态势,仅西双版纳州曼贺纳古村落一地,年接待旅居客就达8万人次,带动村民人均收入突破4万元。

产品体系不断完善:我们成功创建玉龙雪山-虎跳峡、苍山洱海等世界级旅游景区和度假区,新增5A级旅游景区3家、4A级旅游景区82家。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成功申遗,成为全球首个以茶文化为主题的世界文化遗产,填补了我省在文化景观类遗产领域的空白。跨境旅游取得突破,中老铁路休闲之旅、中缅胞波情谊之旅等3条跨境旅游走廊建设稳步推进,磨憨、瑞丽等口岸文旅功能持续提升。

融合发展成效显著:全省打造乡村旅游集聚区87个,培育农文旅融合示范点230个,推出南方丝绸之路、茶马古道等乡愁旅游带7条。乡村旅游年接待游客突破4亿人次,收入超过2800亿元,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引擎。非遗保护传承与创新发展取得新突破,新增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386名、非遗工坊79个,推动“金木土石布”民族工艺品产业化发展,打造了一批文旅融合精品。

品牌影响力显著提升:我们创新塑造“有一种叫某某的生活”文旅IP,通过新媒体矩阵全球传播,话题阅读量突破86亿次,使某某成为国内热度最高、国际影响力最大的旅游目的地之一。“七彩某某·旅游天堂”、“植物王国”、“动物王国”、“世界花园”等品牌形象更加深入人心,某某在全球旅游版图中的独特地位日益凸显。

三、新阶段面临的新形势与新挑战

“十五五”时期,某某文化和旅游发展面临新的战略环境。从国际看,全球旅游重心加速东移,健康旅居、生态旅游、数字文旅成为新增长点;从国内看,大众旅游进入全面发展阶段,游客需求从观光向深度体验、旅居生活转变;从省内看,我省正处于经济转型升级关键期,亟需文旅产业发挥更大带动作用。与此同时,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当前存在的深层次问题:

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突出:滇中、滇西地区文旅发展水平较高,而滇东南、滇东北地区相对滞后。全省旅游资源丰度差异显著,普洱市虽为面积最大州市,但旅游资源丰度仅列全省第11位,缺乏5A级景区和高知名度旅游吸引物。部分边境县市虽有丰富民族文化资源,但因交通等基础设施滞后,资源优势未能转化为经济优势。

产品供给结构性矛盾凸显:传统观光产品仍占主导,度假旅居、康养旅游、研学旅行等中高端产品供给不足。景区同质化现象严重,文化内涵挖掘不够,如部分非遗项目展示仍停留在表层,未能与现代消费需求有效对接。旅游消费链条较短,“游多购少”问题突出,文旅商品研发和产销体系不完善,游客人均消费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市场主体竞争力不强:全省缺乏具有全国乃至国际影响力的文旅龙头企业,尚未有企业进入“全国文化企业30强”和“中国旅游集团20强”行列。中小微文旅企业抗风险能力弱,创新发展动力不足。旅行社“小散弱”问题突出,年营收超亿元的旅行社不足20家。

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明显:部分重点景区“最后一公里”问题尚未完全解决,旅游交通无缝衔接不足。智慧文旅建设滞后,数据孤岛现象突出,线上线下融合度不高。多语种服务体系不完善,入境旅游支付便利化程度低,外币兑换、国际信用卡受理等配套不足。

资源保护压力持续增大:部分地区过度开发导致生态环境承载压力加大,传统村落保护与开发矛盾显现。普洱景迈山等世界遗产地保护管理机制有待完善,文化资源可持续利用面临挑战。

四、“十五五”时期某某文旅发展的战略重点与任务

基于对发展基础、机遇挑战的科学研判,“十五五”时期我省文化和旅游发展的总体思路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XX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某某重要讲话精神,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聚焦高质量发展主题,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国际化为引领,深入实施“3815”战略,加快建设文化和旅游强省,让“有一种叫某某的生活”成为全球旅居生活新范式,把某某建设成为人人向往的健康生活目的地。

主要发展目标:到2030年,全省年接待游客总量突破13亿人次,文化和旅游总收入达到3万亿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超过12%;打造世界级旅游景区和度假区5个以上,新增5A级旅游景区8-10家;培育年营收超50亿元的文旅龙头企业5家以上;游客满意度指数进入全国前三;文旅产业就业人数突破350万人。

(一)构建“一圈两带三区”空间新格局

阅读全文
(想阅读完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陆!)
如果喜欢本篇内容,请赞赏鼓励哦!
尚未有人赏赞,赶紧来一个吧
查看更多>>
请选择打赏类型
¥0.01
¥1
¥365
¥188
¥99.99
¥66.6
¥52
¥6.66
¥6
赏赞

分享: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某某省“十五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编制工作汇报

链接地址:http://www.bibiwenku.com//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406913.html

相关内容
    热门推荐
    • 本周热门
    • 本月热门
        二维码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