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领导干部关于作风建设对照查摆问题清单

2025-07-04 07:03:52 122
联系客服提示-笔笔文库

一、在政治站位与理论武装方面

(一)对党中央决策部署的理解把握和贯彻落实存在偏差

部分领导干部在思想深处未能完全将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与地方实际、部门职能紧密结合,存在理解不深、领会不透的现象。有时,对上级的政策文件满足于表面传达,缺乏结合本地区、本系统具体情况进行深入研究和精准分析,导致在贯彻执行过程中出现“温差”“落差”。具体表现为,在推进某一具体工作时,未能充分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审视,未能深刻领会其背后的政治考量和战略意图,仅仅停留在完成规定动作、应付检查的层面,而非真正将其内化为自身行动的自觉遵循。例如,在推进高质量发展过程中,未能彻底摒弃过去粗放式、速度型的发展模式,仍然习惯于依赖传统路径依赖,未能充分解放思想,大胆创新,导致一些改革举措难以落地生根,甚至出现“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变通执行情况。这种政治站位不高、大局意识不强的表现,实质上是对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的漠视,严重影响了政令畅通和党的事业发展。更有甚者,对党中央反复强调的某些纪律要求和规矩,未能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认为某些规定是针对他人的,与自身关系不大,从而产生懈怠心理,导致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未能严格对照执行,为违纪行为埋下隐患。

(二)理论学习的系统性、深入性与成果转化不足

部分领导干部在理论学习上存在碎片化、表面化的问题,未能形成系统深入的学习习惯。主要表现为,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学习,满足于读原文、划重点,停留在字面理解,缺乏深层次的思考和内涵挖掘。未能将理论学习与实际工作、自身思想状况紧密结合起来,导致学习流于形式,未能真正做到入脑入心、融会贯通。例如,在学习党的创新理论时,未能坚持问题导向,针对工作中遇到的瓶颈、改革中遇到的阻力,主动从党的理论宝库中寻找答案、汲取智慧,而是习惯于凭经验办事、按惯例操作,未能有效将理论指导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此外,对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的学习深度不够,未能从历史中汲取经验教训,未能深刻认识到党的领导地位和执政基础的来之不易,导致在面对复杂局面时,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有所欠缺。这种学习上的不扎实,直接影响了领导干部运用科学理论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能力,也为各种错误思想和作风问题的滋生提供了土壤,未能真正发挥理论学习的铸魂作用。

二、在工作作风与担当作为方面

(一)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顽固表现依然存在

尽管党中央持续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但部分领导干部仍未彻底摆脱其影响,甚至出现隐形变异的趋势。其主要表现为,在决策过程中,有时过于依赖会议文件传达精神,满足于“一开二传三落实”的流程,缺乏深入基层、倾听群众呼声的务实作风,导致政策制定脱离实际,难以精准回应群众诉求。在检查考核方面,存在过度留痕、层层加码的现象,要求基层提供大量重复材料,耗费基层干部大量精力在“迎检”上,而非将重心放在解决实际问题上。例如,在推进某些重点工作时,过多注重图表数据和工作汇报的“美观度”,而非关注实际效果和群众的真实感受,甚至为了追求表面上的“成绩”,搞数字游戏、弄虚作假,致使工作停留在表面,未能取得实质性进展。部分干部还存在“文山会海”的问题,通过增加会议频次和文件数量来体现“重视”,但会议内容空泛、文件重复啰嗦,未能有效解决问题,反而增加了基层负担。这种形式主义的作风,严重损害了党群干群关系,浪费了宝贵的行政资源,阻碍了党的事业发展。

(二)担当精神与斗争勇气不足,回避矛盾和问题

部分领导干部在面对复杂局面和尖锐矛盾时,缺乏直面问题的勇气和攻坚克难的担当,存在畏难情绪和求稳心态。有时,为了避免承担责任,对职责范围内的问题采取回避态度,推诿扯皮,将问题上交或者拖延处理,未能做到主动作为、迎难而上。例如,在处理历史遗留问题或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敏感问题时,未能坚持原则、敢于亮剑,反而顾虑重重,害怕触及既得利益群体,导致一些长期存在的问题未能得到有效解决,甚至积重难返,引发新的矛盾。在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改革创新方面,部分领导干部缺乏打破常规、敢为人先的魄力,思想保守,墨守成规,害怕犯错,不敢尝试新方法、新路径,未能充分激发干部队伍的创造力和活力,导致一些改革措施裹足不前,未能释放应有的红利。这种担当精神的缺失,不仅影响了工作效率和质量,更损害了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心中的威信,未能展现出新时代领导干部应有的精气神,长此以往,必然贻误事业发展的大好机遇,阻碍全面深化改革的步伐。

(三)宗旨意识与群众观念淡化,服务群众不够贴心

部分领导干部在日常工作中未能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有所弱化,未能真正做到“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主要表现为,在制定政策和推动工作时,未能充分考虑群众的实际需求和感受,有时脱离群众,坐在办公室里拍脑袋决策,导致政策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不强,甚至引发群众不满。例如,在推进城市更新、乡村振兴等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工程时,未能广泛征求群众意见,未能充分保障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导致一些项目在实施过程中出现群众不理解、不支持甚至反对的情况。有的领导干部深入基层调研走马观花,浮光掠影,只看“盆景”,不看“全貌”,未能真正深入田间地头、群众家中,了解群众的所思所盼、所急所忧。对于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未能及时回应、限时办结,而是敷衍了事,推诿扯皮,导致群众急难愁盼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严重影响了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这种宗旨意识的淡化,使得党群干群关系疏远,削弱了党的执政基础,未能将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发扬光大,未能真正体现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

阅读全文
(想阅读完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陆!)
如果喜欢本篇内容,请赞赏鼓励哦!
尚未有人赏赞,赶紧来一个吧
查看更多>>
请选择打赏类型
¥0.01
¥1
¥365
¥188
¥99.99
¥66.6
¥52
¥6.66
¥6
赏赞

分享: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2025年领导干部关于作风建设对照查摆问题清单

链接地址:http://www.bibiwenku.com//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406725.html

相关内容
    热门推荐
    • 本周热门
    • 本月热门
        二维码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