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战略是解决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然要求,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在乡村振兴的征程中,基层党组织作为战斗堡垒,起着至关重要的引领和推动作用。只有不断巩固基层党组织堡垒,才能有效促进乡村全面发展,绘就乡村振兴的崭新图景。
一、筑牢基层党组织堡垒,强化乡村振兴引领核心
(一)选优配强党组织带头人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村党组织带头人是乡村发展的“主心骨”和“领路人”。要拓宽选人视野,通过多种渠道选拔政治素质高、带富能力强、群众基础好的优秀人才担任村党组织书记。可以从本村致富能手、外出务工经商返乡人员、本乡本土大学毕业生、退役军人等群体中发现和培养合适人选。
加强对党组织带头人的培训培养,定期组织开展政治理论、农业技术、市场经营、乡村治理等方面的培训,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领导能力。建立健全党组织带头人考核评价机制,激励他们积极作为、勇于担当,带领群众共同致富。同时,注重关心关爱党组织带头人,解决他们在工作和生活中的实际困难,让他们能够全身心投入到乡村振兴工作中。
(二)加强党员队伍建设
党员是党组织的细胞,党员队伍的素质直接影响党组织的战斗力。要严格党员发展标准,注重在农村优秀青年、致富能手、返乡创业人员中发展党员,为党组织注入新鲜血液。加强对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教育,通过集中培训、实践锻炼等方式,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觉悟和党性修养。
加强对党员的日常管理,建立健全党员考核评价机制,激励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可以设立党员先锋岗、党员责任区,让党员在乡村振兴中亮明身份、展现作为。同时,加强对党员的关爱帮扶,建立健全党内关怀机制,增强党员的归属感和荣誉感。
(三)规范党组织生活
严格落实“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等制度,提高党内政治生活质量。通过规范的党组织生活,加强党员的思想政治教育,增强党员的党性修养,让党员在组织生活中接受教育、提高素质、增强凝聚力。
创新党组织生活形式和内容,结合农村实际,开展具有特色的主题党日活动,如农村环境整治、农业技术培训、志愿服务等,让党组织生活更接地气、更有实效。同时,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线上党组织生活,方便党员参与,提高党组织生活的覆盖面和影响力。
二、推动产业发展,夯实乡村振兴经济基础
(一)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
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重点。要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和市场需求,因地制宜选择适合本地发展的特色产业。可以发展特色种植、养殖、农产品加工、乡村旅游等产业,打造“一村一品”“一乡一业”的产业发展格局。
在发展特色种植产业方面,可以结合当地的土壤、气候等条件,种植优质水果、蔬菜、中药材等特色农产品。例如,一些山区可以发展高山茶叶、中药材种植;一些平原地区可以发展优质粮食、蔬菜种植。在发展特色养殖产业方面,可以根据当地的饲料资源、养殖传统等条件,养殖特色畜禽、水产等。例如,一些水乡地区可以发展水产养殖;一些山区可以发展牛羊养殖。
(二)加强产业融合发展
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是实现乡村产业兴旺的重要途径。要延长农业产业链,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可以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将农产品加工成各类特色食品、保健品、工艺品等。同时,积极发展农村电商、物流等服务业,促进农产品销售和流通。
加强农业与旅游、文化、教育等产业的融合,发展乡村旅游、农事体验、农耕文化展示等新业态。例如,一些具有历史文化底蕴的乡村可以开发乡村旅游项目,吸引游客前来观光旅游、体验农耕文化;一些生态环境优美的乡村可以发展休闲农业,让游客享受田园风光、体验乡村生活。
(三)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培育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推动乡村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要加大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扶持力度,落实各项优惠政策,提供技术指导、资金支持等服务,帮助其发展壮大。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本文标题:经验汇报:固堡垒促发展,绘就乡村振兴新图景
链接地址:http://www.bibiwenku.com//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406533.html
版权声明
作者原创,不允许二次传播,一经发现收回会员权益,追究法律责任。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