艰苦奋斗、勤俭节约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觉传承和对历史发展规律的深入把握,是对中国共产党长期奋斗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也是对党和国家各项事业行稳致远、长治久安的深切忧思。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不论我们国家发展到什么水平,不论人民生活改善到什么地步,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面对纷繁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面对人民群众新期待,我们深知一个国家要实现发展,既需要强大的物质力量,也需要强大的精神支撑。必须坚持以俭修身,把“紧日子”过成一种常态,以良好的党风政风带动社风民风,凝聚起共谋发展的强大动能。
一、艰苦奋斗、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艰苦奋斗、勤俭节约是浸透在中华民族基因血脉中的宝贵精神财富。古人很早就认识到“奢者富而不足,何如俭者贫而有余”。春秋时期,御孙提出“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将“节俭朴素”标定为君子美德,“奢侈华丽”则是人之大恶。遍览《尚书》《颜氏家训》《袁氏世范》,“克俭于家”的训诫俯拾皆是。无论是儒家的“奢则不孙,俭则固。与其不孙也,宁固”“足国之道,节用裕民,而善臧其余”,还是道家的“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都不厌其详地规劝我们:必须深刻体会“君子以俭德辟难,不可荣以禄”的思想,领悟“知足不辱,知止不殆”的真谛,唯此,方能在人生道路上行稳致远。
到了近代,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继承者和弘扬者,中国共产党更是依靠艰苦奋斗、勤俭节约,不断成就光辉伟业。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提出“应该使一切政府工作人员明白,贪污和浪费是极大的犯罪”,“要节省每一个铜板为着战争和革命事业”。新中国成立前后,毛泽东再三告诫全党,要抵住“糖衣炮弹”的诱惑,“永远保持过去十余年间在延安和陕甘宁边区的工作人员中所具有的艰苦奋斗的作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国家机关,必须厉行廉洁的、朴素的、为人民服务的革命工作作风,严惩贪污,禁止浪费,反对脱离人民群众的官僚主义作风。”进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邓小平敏锐地指出,最大的问题还是要杜绝各种浪费,“要使大家懂得,我们的资金来之不易,我们生产出来的东西来之不易,任何浪费都是犯罪”。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身体力行、率先垂范,从爱惜每一滴水、节约每一粒粮食做起,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赴河北阜平考察,习近平总书记住的是16平方米的寻常房间;到陕北梁家河,习近平总书记和乡亲们一起吃荞麦饸饹、油馍馍、麻汤饭,对其味道赞不绝口;外出访问时,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醒工作人员,要精算代表团入住天数,不求豪华宽敞,干净舒适即可。今天,艰苦奋斗、勤俭节约已经在全社会蔚然成风:一方面,人人动手、人人尽责,激发共同呵护生态环境的内生动力,中华大地蓝天永驻、青山常在、绿水长流;另一方面,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形成文明健康的生活风尚,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勤俭办一切事业,坚决反对讲排场比阔气,坚决抵制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坚决防止走过场、一阵风,切实做到一抓到底、善始善终”的重要论述,深刻阐明了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时代价值,系统阐述了弘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精神的目标任务,为我们在新时代彰显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行动自觉提供了根本指南。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本文标题:新时代需大力发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精神
链接地址:http://www.bibiwenku.com//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406504.html
版权声明
作者原创,不允许二次传播,一经发现收回会员权益,追究法律责任。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