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好县域经济监测,正确认识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现状、困难和问题,该从哪些方面发力?本文立足县域经济监测,助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展开探索与思考。
一、如何做好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监测工作
(一)在新字上求突破,多形式适应监测体系。自xx年xx省开展县域经济监测以来,随着社会发展的要求,监测体系先后进行了5次调整,最新的监测体系紧扣高质量发展主题,坚持定量与定性相结合,全面与专项相结合,质量与效益相结合,着重反映高质量发展的科学内涵,统筹推进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和共享发展。聚焦发展实际,充分体现县域差异化发展,实行分类监测,更好的发挥监测“指挥棒”作用。在新字上求突破,紧紧跟进全省步伐,积极关注和适应主导产业指标、结构性指标和特色指标的监测。
(二)在拓字上下功夫,多渠道开展县域监测。按照全省县域经济监测制度,高质量完成季报、年报工作,真实、准确、完整、及时地提供监测所需要资料。月度数据发布后,及时掌握县域月度指标的增减变化情况,既关注总量,又关注变量,并及时反馈县区,要求县区做好精准分析,适时对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生产经营情况调研,对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热点和难点问题,进行定量、定性分析,切实做到问题找准、建议可行,为市委、市政府决策当好参谋助手。
(三)在融字上见实效,多角度运用监测结果。监测评价结果具有很强的推动性和引领性,正确运用监测结果,监测才有意义,才有生命力。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自觉遵循科学,在融合发展上见实效。监测指标排名反映本区域行业发展状况,排名靠前的领域,持续用力、继续保持;排名靠后的领域,要正视问题、精准施策。综合监测结果则反映本区域在全省县域经济竞跑之路上,取得的成绩和发展水平。要立足实际,科学分析,正确发力,提高综合协调质效,持续激发内生动力。
二、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监测结果显示,全市县域经济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县域发展不充分、不平衡,体量小、要素缺,抗风险能力弱等现状,一定程度制约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经济总量偏小,抵御风险能力弱。全市各县(市、区)在库企业以中小微企业居多,由于自身规模小、投资见效慢、产品单一等原因,抵御风险能力较弱。2022年,全市县域经济虽呈现恢复性增长,但9县(市)GDP增长3.7%,低于全省县域0.4个百分点。低于xx县域(6.4%)2.7个百分点,居全省第7位,较上年后退1位。从近几年县域GDP增速来看,2019年以前全市县域处于经济快速增长期,始终高于全省县域平均水平,这一领先优势在2020年发生转变,2022年仍没有恢复到全省平均发展水平,且与全省县域差距有扩大趋势,由2021年相差0.1个百分点,扩大至2022年的0.4个百分点。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本文标题:关于如何做好县域经济监测的探索与思考
链接地址:http://www.bibiwenku.com//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406405.html
版权声明
作者原创,不允许二次传播,一经发现收回会员权益,追究法律责任。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