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国必先治党,党兴才能国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制定和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开局破题,全面加强党的作风建设,为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提供了有力保障,开辟了以治党引领治国的新境界。
(一)
中央八项规定的出台,掀开了新时代全面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序幕,开创了全面从严治党崭新局面,力度之大、领域之广、要求之严前所未有,推动当代中国发生巨大变化。事实表明,八项规定一子落地,作风建设满盘皆活,党风政风焕然一新,社风民风持续向好,党在人民心中的形象实现重塑。人民群众由衷赞叹,“八项规定改变了中国”。
在一系列深刻变革中,人们感受最深的是政治风气、政治生态的变化。一是政治明,习近平总书记作为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深得党心民心,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得到有力保证,党的领导和执政地位得到进一步巩固。国家制度体系更加成熟、更加定型,民主法治日益完善,国家政治生活既安定有序又充满活力。二是吏治清,党内法规体系更加完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不断健全,制度权威性和执行力不断增强,对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的政治要求更加明确,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得到强化,党内政治生活更加严谨规范,党内政治生态风清气正,腐败现象得到有力整治。三是国家昌,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方向明确,“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统筹推进,各项事业发展开创了新局面,国家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稳步上升,国际地位、国际竞争力、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四是人民安,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的“七有”社会建设全面推进,社会保障体系日益完善、保障水平稳步提高,人民群众各种急难愁盼问题逐步得到解决,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续增强,社会大局保持稳定。
当然,当前党内还有不少问题,“四风”问题还不同程度存在且隐形变异,腐败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经济社会发展还面临不少难题,各种社会矛盾还不少,来自外部的挑战日益严峻。新时代政治建设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正本清源、整纲肃纪。这是为党和国家立长久之基、建久安之势的战略之举。一些党员干部可能觉得规矩多了、纪律严了,不像过去那样舒服自在了,社会上也会有一些人觉得靠拉关系、请托办事不是那么“方便”了。少数人的舒适度不能代表全社会的幸福度,而是要看广大人民群众是否过得舒心;不能光看一些人行事是否方便,而是要看大多数人办事是否方便。古人讲,“一张一弛,文武之道也”。“一张一弛”,不仅指此时“张”、彼时“弛”,更多的是有张有弛、张弛相济,该“张”则“张”,该“弛”则“弛”。党内“张”,社会才能“弛”;党员干部“张”,人民群众才能“弛”。习近平总书记对党员干部强调,“我们不舒服一点、不自在一点,老百姓的舒适度就好一点、满意度就高一点,对我们的感觉就好一点”。人民公仆,就要为民操心、为民服务。如果党员干部都想随随便便混日子、舒舒服服过日子,老百姓就不可能舒心过日子。
当今世界变乱交织,不少西方国家陷入政治极化、民意对抗、社会撕裂、政治混乱的局面,而我国政治稳定、经济发展、社会和谐、人心安定,“中国之治”与“西方之乱”形成鲜明对比。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各种重大风险挑战接踵而至的情况下,能够保持这种稳定的政治局面和良好的发展态势,非常不易。对此,国际社会也高度认同。
(二)
政治是一切工作的统帅和灵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政治问题,任何时候都是根本性的大问题。治国理政需要处理好的问题很多,最重要的是处理好政治上的关系,把握好政治方向。
把党建设好、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保证党领导人民把国家治理好,是新时代最大的政治逻辑。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党在处理治党与治国关系问题上不断探索实践,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也有过这样那样的偏差,如过于强调政治而忽视经济工作,或者过于追求经济发展而放松了政治。实践告诫我们,既不能离开经济发展去空谈政治,也不能撇开政治去单纯追求经济发展。政治搞不好,经济发展不可能持续,已经取得的成就也会丧失掉。一些发展中国家之所以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究其根源,在于政治上的关系没有理顺。政治失序,国家治理就会一团乱麻,发展就会受到影响。历史表明,政治方向明确,政治道路坚定,政治要求明晰,政治风气清朗,经济社会发展才能有可靠保障,国家才能兴旺发达、长治久安。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本文标题:全面加强党的作风建设开辟以治党引领治国新境界
链接地址:http://www.bibiwenku.com//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406402.html
版权声明
作者原创,不允许二次传播,一经发现收回会员权益,追究法律责任。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