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某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市监委主任某某在全市纪检监察干部警示教育会上的讲话,以“刀刃向内”的自我革命精神,为全市党员干部敲响了作风建设的警钟。作为某某市科学和工业信息化局局长,我深刻认识到,科工信系统作为服务企业、推动产业升级的前沿阵地,必须将警示教育成果转化为“严管队伍、优化服务、护航发展”的实际行动。结合部门职能与工作实际,现将心得体会汇报如下:
一、深悟“政治三力”内涵,以“思想破冰”引领科工信系统作风建设
警示教育会指出,要“深刻把握职责使命,增强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政治自觉”。科工信局承担着推动科技创新、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信息化建设的重要职责,每一项审批服务、每一笔政策资金、每一次项目对接,都直接关系到企业冷暖与产业兴衰。对照讲话要求,我深刻反思当前工作中存在的三大“风险点”:
对此,我们以“规范化法治化正规化建设年”为契机,构建“三学三查”机制:学讲话原文、学典型案例、学制度流程;查审批台账、查服务记录、查廉政风险点。近期已梳理出项目评审、资金拨付等5个领域12项风险点,制定《科工信系统廉政防控手册》,将“政治三力”转化为具体工作的“红绿灯”。
二、紧扣职能职责,以“系统施治”筑牢反腐败工作防线
科工信局的权力运行贯穿“科技—产业—金融”链条,必须以“全周期管理”理念织密监督网络。结合会议强调的“警惕围猎风险”“管住八小时内外”要求,我们重点推进三项改革:
(一)在科技创新领域,构建“阳光评审”机制
针对科技计划项目评审,推行“三盲制度”:专家随机抽取盲派、项目材料匿名盲审、评审结果公示盲评。今年上半年,在“智能化技改专项资金”评审中,通过省专家库随机匹配7名省外专家,全程录音录像,资金拨付效率提升30%,企业投诉量同比下降65%。同步建立“科技服务廉洁承诺制”,要求中介机构在申报材料中附加《反不正当竞争承诺书》,从源头阻断“中介掮客”利益输送链条。
(二)在工业经济领域,打造“亲清政商”生态
制定《科工信干部服务企业“十不准”》,明确“不接受企业宴请、不插手工程招标、不泄露商业秘密”等红线。创新“企业码上评”监督平台,企业可通过扫码对工作人员服务态度、办事效率、廉洁情况进行评价,评价结果直接纳入年度考核。今年4月,某工作人员因在设备补贴审核中拖延推诿被企业扫码投诉,经核查后给予诫勉谈话,这一案例成为全局警示教育的“活教材”。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本文标题:筑牢纪律防线赋能科工信发展新征程——市科工信局局长参加某某市纪检监察干部警示教育会心得体会
链接地址:http://www.bibiwenku.com//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406318.html
版权声明
作者原创,不允许二次传播,一经发现收回会员权益,追究法律责任。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