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讨发言:当下“治”与长久“立”,违规吃喝整治从“纠偏”到“治本”的实践

2025-07-02 07:03:52 121
联系客服提示-笔笔文库

研讨发言:当下“治”与长久“立”,违规吃喝整治从“纠偏”到“治本”的实践

违规吃喝问题,看似是“舌尖上的小事”,实则是作风建设的“大病症”,严重侵蚀党风廉政建设根基,损害党和政府形象,破坏社会公平正义。自中央八项规定出台以来,整治违规吃喝一直是正风肃纪的重要内容。然而,这一问题具有顽固性和反复性,在高压态势下不断变异升级。因此,推进违规吃喝整治从“纠偏”走向“治本”,实现当下“治”与长久“立”的有机结合,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违规吃喝问题的现状与“纠偏”实践

(一)现状

在持续整治下,明目张胆的违规吃喝得到一定遏制,但问题并未绝迹,呈现出隐蔽化、多样化特点。一是场所隐蔽,从高档酒店转向私人会所、单位内部食堂、农家乐等;二是手段多样,利用电子礼品卡、微信红包等支付,或通过虚列开支、套取资金报销;三是与利益输送交织,一些违规吃喝背后是权钱交易、权力寻租。

(二)“纠偏”实践

1.强化监督检查:纪检监察机关加大明察暗访力度,对重点场所、关键节点开展不定期检查。例如,在节假日期间,对各大酒店、餐厅进行突击检查,查看是否存在公职人员违规吃喝情况。同时,运用大数据、信息化手段,对公务消费记录、发票信息等进行筛查,发现异常及时核查。

2.严肃查处问责:对发现的违规吃喝问题,坚持“零容忍”,依法依规严肃处理。不仅追究直接责任人责任,还追究相关领导的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通过通报曝光典型案例,形成强大震慑。

3.开展专项整治:针对违规吃喝的突出问题,开展专项整治行动。如开展“违规公款吃喝”专项整治,聚焦公款吃喝的各个环节,进行全面排查和清理,规范公务接待行为。

二、“纠偏”阶段存在的局限性

(一)治标不治本

当前整治多集中于表面违规行为查处,未能深入挖掘问题根源。对于一些隐蔽的违规吃喝,虽能发现查处,但难以从根本上杜绝其发生。比如,仅关注吃喝场所和费用报销,未解决部分干部思想认识和制度漏洞问题。

(二)易反弹回潮

由于缺乏长效机制,违规吃喝问题容易反弹。一旦监督检查力度减弱,一些干部可能故态复萌。部分单位在专项整治期间收敛,但过后又出现违规吃喝现象。

(三)缺乏系统性

整治工作缺乏系统性规划,各部门之间协同配合不够紧密。纪检监察、财政、审计等部门在违规吃喝整治中各自为战,信息共享不及时,导致监督存在盲区和漏洞。

三、从“纠偏”到“治本”的必要性

(一)巩固作风建设成果

违规吃喝问题不解决,作风建设成果难以巩固。只有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才能防止“四风”问题反弹,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二)提升治理效能

阅读全文
(想阅读完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陆!)
如果喜欢本篇内容,请赞赏鼓励哦!
尚未有人赏赞,赶紧来一个吧
查看更多>>
请选择打赏类型
¥0.01
¥1
¥365
¥188
¥99.99
¥66.6
¥52
¥6.66
¥6
赏赞

分享: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研讨发言:当下“治”与长久“立”,违规吃喝整治从“纠偏”到“治本”的实践

链接地址:http://www.bibiwenku.com//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406134.html

相关内容
    热门推荐
    • 本周热门
    • 本月热门
        二维码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