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课讲稿:公平正义视阈下的共同富裕

2025-07-01 07:03:52 121
联系客服提示-笔笔文库

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特征。同时,共同富裕还是中国思想界阐释自己的公平正义观念的核心范畴。扎实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既是社会公平正义的制度实践之集中体现,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公平正义话语体系的重要现实基础。

能否实现共同富裕是衡量公平正义的一个重要维度

历史实践表明,共同富裕虽然是人们的理想,但只有在社会主义制度中,共同富裕才能真正落到实处。在资本主义社会,公平正义与共同富裕实质上是分离的。资产阶级在反对封建特权的过程中,提出了自由、平等、博爱等理念。马克思指出,“占统治地位的思想不过是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关系在观念上的表现,不过是以思想的形式表现出来的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关系”。在马克思看来,资本主义宣扬的自由、平等、博爱,不过是资产阶级的谎言:资本主义的自由不是建立在人与人结合的基础上,而是建立在人与人分隔的基础上,自由权最终演变成私有财产权,其自由只是有产者的自由;资本主义的平等是以法律的言辞和政治的仪式,为经济上的不平等进行的伪善辩护,归根到底是法律面前的资产阶级的平等;资本主义的博爱,其本质是用来掩盖内战、掩盖劳动与资本之间尖锐而可怕的战争。

资本主义的生产资料私有制及其剥削本性,决定了它不可能实现真正的公平正义;资本主义固有的阶级对立,决定了它不可能实现所有人的共同富裕。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以两大对立阶级的存在为前提:资产阶级掌握生产资料,主导着生产与分配;工人阶级与生产资料分离,只能靠出卖自身劳动力挣得工资。资本家将利润再资本化,通过资本积累不断提升资本的有机构成,阻断工人向上流动;工人的工资只够维持劳动力再生产,其命运只能依靠“资本的使用和富人的兴致”。即便是在看起来对工人最为有利的社会财富上升时期,工人的结局也必然是劳动过度,沦为机器和资本的奴隶。工人生产的财富越多,生产影响和规模越大,反而越贫穷。在现代社会,资本积累和技术进步使工人与资本家之间的财富差距和矛盾冲突越来越大,资本主义国家的本质即“人数不多并且仍在不断缩减的少数人剥削绝大多数人的庞大机构”暴露无遗。

“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社会主义要消灭剥削、消灭阶级对立,社会主义的性质决定了共同富裕与公平正义在形式和内容上完全一致。社会主义的公平正义不是形式上的,而是保障所有人利益的;社会主义的共同富裕是消灭剥削制度后所有人共享社会利益,是社会主义公平正义的集中体现。社会主义公有制为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奠定了坚实基础。社会主义公有制要求生产资料归全体人民共同所有,实现了生产资料的所有者与劳动者的统一、社会财富生产者与享有者的统一,保证了现代化建设成果的公共性和共享性,保证了共同富裕的现实可能性和实现必然性。

从公平正义出发把握共同富裕的本质意蕴

阅读全文
(想阅读完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陆!)
如果喜欢本篇内容,请赞赏鼓励哦!
尚未有人赏赞,赶紧来一个吧
查看更多>>
请选择打赏类型
¥0.01
¥1
¥365
¥188
¥99.99
¥66.6
¥52
¥6.66
¥6
赏赞

分享: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党课讲稿:公平正义视阈下的共同富裕

链接地址:http://www.bibiwenku.com//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406061.html

相关内容
    热门推荐
    • 本周热门
    • 本月热门
        二维码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