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而基层党建作为党的建设的重要基石,在乡村振兴中起着至关重要的引领作用。“强堡垒、聚合力、兴乡村——以基层党建激活乡村振兴‘神经末梢’”这一命题,深刻揭示了基层党建与乡村振兴之间的紧密联系。只有不断强化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凝聚各方力量,才能真正激活乡村振兴的每一个“神经末梢”,实现乡村的全面振兴。
一、强堡垒:打造坚强有力的基层党组织
(一)选优配强党组织带头人
基层党组织带头人是乡村发展的“主心骨”,其素质和能力直接影响着乡村振兴的成效。要拓宽选人视野,从致富能手、返乡创业青年、退役军人等群体中选拔政治素质高、带富能力强、群众口碑好的党员担任村党组织书记。
同时,建立健全党组织带头人培养机制,通过定期培训、实践锻炼、外出学习等方式,不断提高他们的政治素养、管理能力和发展经济的本领。例如,某地通过实施“头雁工程”,选拔了一批优秀的党组织带头人,带领村民发展特色产业,使村庄面貌焕然一新。
(二)加强党员队伍建设
党员是党组织的细胞,加强党员队伍建设是强堡垒的关键。要严格党员发展标准,注重从青年农民、高学历人才中发展党员,优化党员队伍结构。加强党员教育培训,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组织党员学习党的理论、方针政策和农业实用技术,提高党员的政治觉悟和业务能力。
建立健全党员考核评价机制,激励党员在乡村振兴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比如,设立党员先锋岗、责任区,让党员在产业发展、环境整治、矛盾调解等工作中亮明身份、主动作为。
(三)规范党组织生活
规范的党组织生活是增强党组织凝聚力和战斗力的重要保障。要严格落实“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等制度,确保党组织生活的常态化、规范化。创新党组织生活形式,结合乡村实际,开展红色教育、志愿服务、技能竞赛等活动,提高党员参与党组织生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通过规范党组织生活,增强党员的党性修养,使党组织成为团结带领群众推动乡村振兴的坚强战斗堡垒。
二、聚合力:凝聚乡村振兴的各方力量
(一)凝聚党员干部力量
基层党员干部是乡村振兴的主力军,要充分发挥他们的示范引领作用。建立健全党员干部联系群众制度,每名党员干部联系若干户群众,定期走访了解群众需求,帮助群众解决实际问题。
开展党员干部志愿服务活动,组织党员干部参与乡村基础设施建设、环境卫生整治等工作。同时,加强对党员干部的考核激励,对在乡村振兴中表现突出的党员干部给予表彰和奖励,激发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凝聚村民群众力量
村民群众是乡村振兴的主体,要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加强宣传教育,通过村广播、宣传栏、微信公众号等渠道,宣传乡村振兴的政策和意义,提高村民群众对乡村振兴的认识和参与度。
建立健全村民自治机制,完善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等民主决策制度,让村民群众参与到乡村规划、产业发展、公共事务管理等工作中来。例如,在村庄建设规划中,充分听取村民意见,让村民参与设计和监督,使村庄建设更符合村民的需求和意愿。
(三)凝聚社会力量
乡村振兴需要凝聚社会各方力量的支持和参与。基层党组织要加强与企业、社会组织的合作,通过招商引资、项目合作等方式,吸引企业投资乡村产业发展,引进社会组织参与乡村公益事业。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本文标题:强堡垒、聚合力、兴乡村——以基层党建激活乡村振兴“神经末梢”
链接地址:http://www.bibiwenku.com//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405648.html
版权声明
作者原创,不允许二次传播,一经发现收回会员权益,追究法律责任。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