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课讲稿:夯实精神文明建设的学术理论支撑

2025-06-29 07:03:52 122
联系客服提示-笔笔文库

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习近平总书记在对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中强调:“通过推动精神文明建设高质量发展,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提供强大精神力量。”理论上清醒,行动上才能自觉。新时代新征程,精神文明建设要有新气象新作为,必须立足伟大实践、坚持守正创新,不断深化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规律性认识,加快构建精神文明知识体系,夯实精神文明建设高质量发展的理论支撑。

把握核心要素

强化学科基础。学科的本质是对相关知识的分门别类。从全国范围来看,目前一些高校已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哲学、社会学等学科之下开设了精神文明相关研究方向,但尚不能满足新时代精神文明建设的理论与实践需求。精神文明实践具有复杂性、多样性、艰巨性和综合性等特点,精神文明研究具有基础理论的知识集成性、研究议题的学科交叉性、研究方法的综合协同性等特点,可考虑打破传统学科界限、整合各学科优势资源,推动不同学科领域知识、理论和方法的交叉融合,以解决单一学科无法解决的复杂问题或探索新的研究领域,为新时代精神文明建设提供学科支持。

构建学术体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每个学科都要构建成体系的学科理论和概念”。应把握精神文明建设的时代特征和发展规律,形成属于中国人自己的精神文明概念、思想、理论、观点、学说、知识、原理,建构具有主体性、原创性、本土性和标识性的知识体系。聚焦精神文明建设全局性、根本性、关键性的重大问题,文明培育、文明实践、文明创建、文明互鉴等实践问题,推动普遍联系的方法、社会基本矛盾分析法等马克思主义方法论与新的研究范式相结合,实现定量研究、实地研究、案例研究等传统方法与大数据、生成式人工智能等现代技术的深度融合,切实回答好精神文明建设的时代之问。

创新话语表达。话语是对知识的综合表达。精神文明话语体系的建构,需要把握好以下几个维度。一是推进学术话语传播,鼓励研究者阐释好精神文明背后的道理、学理、哲理,形成理论传播合力。二是推进大众话语传播,实现精神文明理论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现代流行元素的结合,推出通俗读物、短视频和公益广告等群众喜闻乐见的理论传播精品,有效推动优质理论资源直达基层。三是推进网络话语传播,强化数字化赋能,利用新型视听平台,建设精神文明短视频生产基地,推进平台聚合、资源共享,打造精神文明网络传播“轻骑兵”。

明确实践指向

阅读全文
(想阅读完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陆!)
如果喜欢本篇内容,请赞赏鼓励哦!
尚未有人赏赞,赶紧来一个吧
查看更多>>
请选择打赏类型
¥0.01
¥1
¥365
¥188
¥99.99
¥66.6
¥52
¥6.66
¥6
赏赞

分享: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党课讲稿:夯实精神文明建设的学术理论支撑

链接地址:http://www.bibiwenku.com//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405596.html

相关内容
    热门推荐
    • 本周热门
    • 本月热门
        二维码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