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域经济是县域经济的重要基石,是推动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加强乡镇(街道)建设对发展壮大镇域经济、缩小城乡差距、推进区域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十四五”以来,X各乡镇(街道)积极融入市区发展大局,立足资源禀赋与比较优势,狠抓镇域经济第一要务,奋力探索出一条“城乡协同、产城融合、特色驱动”的高质量发展路径,为X对标全国百强、加快建成“四区”注入强劲动能。
一、基本情况
(一)镇域人口流动呈现分化趋势。“七人普”数据显示,X区城镇化率达到75.28%,进入城镇化平稳发展阶段。2021年至2024年,X区户籍人口从66.28万减至65.68万,常住人口从68.25万增至68.57万,城镇化率提升至76.21%,总体呈现“人口净流入、持续向城区集聚”的特征。具体来看,与六人普数据相比,七人普时中心城区因产业发展和公共服务优势,新增常住人口7.8万人,较全区增量高1.2倍;经济开发区通过工业发展优势吸引常住人口约0.97万人,产业工人占比较高;而X镇、X镇、X镇、X镇、X镇因劳务输出导致净流出约5.2万。预计到2025年底,X区常住人口68.90万人,城镇化率达76.36%,城镇人口约52.61万人。
(二)城镇产业发展各具特色。经多年发展,X区基本形成“专汽+农产品加工+高端装备制造+软体新材料”的特色产业和“城区+特色镇”的多点支撑体系,推动全区近三年GDP分别增长4.5%、5.1%、6.2%。从各地特色优势和目标定位来看:经济开发区为全区经济建设主阵地,持续聚焦专汽及零部件、农产品加工等特色优势产业,积极布局新能源、智能装备制造等新兴产业;X镇为全省综合实力百强镇,因地制宜发展现代农业;X镇工农并进,持续巩固设施蔬菜产业,统筹建设国家级专用汽车和应急装备检测研发基地、绿色循环经济产业园;X镇为特色工业镇,做大做强安全应急产业集群;X镇为特色旅游镇,致力打造华中休闲度假知名目的地;X镇为农业型,聚力建设农文旅产业融合发展先行区;东城街道为综合型街道,在大力推进规上企业培育发展的同时,打造城市商贸服务消费增长极;X街道为商贸型街道,打造现代服务业聚集区;X街道为工业街道,形成“柳树淌工业园+X创业孵化园”双园驱动格局;X街道为成长型工业街道,大力推进“园区提质”“企业满园”,打造镇域工业新引擎;X街道为商贸服务型街道,积极培育外向型经济企业,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聚力完善城市功能、提升环境品质。
(三)城乡建设管理亮点纷呈。区域发展空间有序拓展,国土空间规划“三区三线”划定成果正式启用,高标准编制完成明珠新城片区规划设计,形成城北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城市品质稳步提升。三年来累计实施城市重点建设项目67个,改造老旧小区274个,新增城市“微空间”82处,打造完整社区11个,改造雨污管网、排水防涝通道63公里,建设还建房1496套,X河东岸生态环境提升工程基本完工,X大道、X大道、X大道等6条城区道路建成通车,X公园、X公园、X公园成为城区新的靓丽风景。X街道X社区获评省级美丽街区。镇村建设不断深化。累计实施“擦亮小城镇”项目69个,新(改)建县乡道82.6公里,新建和提档升级通村公路322公里,实施危桥改造61座、农村公路渡改桥18座,完成首批45个行政村充电桩建设,高标准推进银杏走廊和美乡村示范片省级试点建设,打造和美乡村示范点27个。X区成功创建“四好农村路”省级示范县。X镇入选全国2024乡村振兴实践案例。城乡人居环境取得明显改善。深入开展“清洁家园”行动,持续推进“环境秩序大提升”专项行动,清理农村房前屋后卫生死角9000余处,规范出门出店经营、占道经营1.2万处,拆除违规户外广告1704处,疏通消防通道383处,人居环境焕然一新。
二、存在问题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本文标题:关于加强乡镇(街道)建设的调研报告
链接地址:http://www.bibiwenku.com//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405097.html
版权声明
作者原创,不允许二次传播,一经发现收回会员权益,追究法律责任。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