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市警示教育会议后的心得体会1

2025-06-22 07:03:52 123
联系客服提示-笔笔文库

6月6日,市委召开全市警示教育大会,某某书记的讲话字字千钧,直击灵魂;通报的典型案例触目惊心,发人深省。作为市农业农村局主要负责人,我深刻感受到这场警示教育的特殊分量。农业农村系统承担着保障粮食安全、推动乡村振兴的重任,手握惠农资金、项目审批、资源分配等权力,是群众关注的焦点,更是廉政风险的高地。结合我市“三农”工作实际和系统内外的沉痛教训,现将心得体会汇报如下:

一、以案为鉴,深挖根源:清醒认识农业农村系统反腐败斗争的严峻性

某某书记强调要“深刻汲取宗旨意识淡薄的教训”“深刻汲取廉洁自律失守的教训”,这犹如警钟在耳。农业农村工作直面基层、直连群众,权力虽“微”却关乎民生根本。近年来,虽在市委坚强领导下持续正风肃纪,但系统内风险隐患仍不容忽视:

惠农资金成“唐僧肉”:部分基层干部虚报面积套取耕地地力补贴、截留挪用产业扶持资金、在低保评议中优亲厚友。如某县农业农村局干部与乡镇合谋虚报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骗取财政资金数百万元。

工程项目藏“猫腻”:在乡村建设、产业基地配套工程中,围标串标、虚增工程量、收受承包商回扣等问题频发。个别干部将农村厕所革命、人居环境整治等项目视为“摇钱树”。

集体“三资”变“私产”:部分村干部侵占集体土地、林地、水库资源,违规发包牟利;村级账目混乱,“白条”入账、坐收坐支现象突出。

产业扶持“走过场”:个别干部在农业龙头企业认定、合作社扶持中搞“人情项目”“关系项目”,导致财政资金“撒胡椒面”,甚至投入“空壳社”“僵尸企业”。

形式主义“伤农心”:乡村振兴中“刷白墙”“造盆景”应付检查;农业技术推广“只挂牌不服务”;对农民反映的产销难题推诿拖延。

这些发生在安顺田间地头的案例,暴露出深层症结:

信仰滑坡:少数干部忘记“为农服务”初心,将公权视为私器。

监管缺位:惠农资金“一拨了之”、项目“一批了之”,全程跟踪审计形同虚设。

责任虚化:部分领导干部当“甩手掌柜”,对分管领域廉政风险不排查、不防控。

某某书记“固本培元筑牢信仰之基”“慎独慎微守牢纪律底线”的要求,是对农业系统干部最深刻的警醒——我们手中的每一分涉农资金,都连着农民的期盼;每一项决策,都关乎乡村振兴的根基!

二、固本培元,铸魂补钙:将忠诚担当融入“三农”血脉

农业农村工作政治性强、政策性强,必须把对党忠诚摆在首位:

1.以理论武装筑牢根基

带头深学细悟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特别是视察贵州时“在乡村振兴上开新局”的嘱托。

将党纪学习教育贯穿始终,组织全局干部逐条学习《纪律处分条例》,开展“田间课堂”“支书讲堂”,用平坝塘约、普定化处等本地改革案例诠释“为农初心”。

2.以政治纪律校准方向

坚决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严守耕地红线(如严查西秀区违规占用坝区耕地行为)。

在推进农村“三变”改革、乡村建设行动中,确保中央、省委、市委政策不走样。对涉农补贴发放、项目安排等重大事项,严格执行党组集体决策。

3.以红色基因滋养初心

挖掘安顺“兵支书”群体“退役不褪色、带富一方人”的先进事迹,引导干部传承“背篼干部”精神,在服务“三农”中锤炼党性。

三、聚焦风险,重拳治乱:以自我革命精神整治“三农”领域顽疾

某某书记指出要“久久为功夯实发展根基”“实干笃行践行为民初心”。农业农村系统必须刀刃向内:

阅读全文
(想阅读完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陆!)
如果喜欢本篇内容,请赞赏鼓励哦!
尚未有人赏赞,赶紧来一个吧
查看更多>>
请选择打赏类型
¥0.01
¥1
¥365
¥188
¥99.99
¥66.6
¥52
¥6.66
¥6
赏赞

分享: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在全市警示教育会议后的心得体会1

链接地址:http://www.bibiwenku.com//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404777.html

相关内容
    热门推荐
    • 本周热门
    • 本月热门
        二维码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