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强调:“做好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要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二十届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党的民族工作和民族地区各项工作的主线。”为全国各地积极探索民族工作模式以及构建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格局明确了方向、提供了指引。“郡县治,天下安。”可以说,县域的“铸牢”工作是整个国家“铸牢”工作的基础。XX县要积极寻求民族工作观念革新和民族工作方法创新的适配路径,在健全体制机制、优化指标设置、用好用活资源上下功夫,将“问题清单”转化为“成效清单”。
(一)健全体制机制,做到“良性长效”
完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体制机制,是形成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格局的根本保障。民族工作涉及各级党委和政府、关涉各领域各部门,需要全党动手、全民参与,形成“党委引领-部门遵循-基层创新”的良性循环。党委和政府应当高度重视民族工作,加强对民族工作的统一领导和常态化管理,从顶层设计角度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县域其他中心工作同研究、同部署;政府应当把法治作为民族事务治理的基本途径和基本方式;统战部门、民族工作部门要选准用好工作抓手,担负起政策解读、方案制定、组织协调、具体执行等工作;其他基层党政部门则应在统一指挥下各负其责,充分引导各族群众参与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行动之中。只有各个部门围绕党委核心,严格遵循各项工作部署安排,权责明确而又主线分明,基层民族工作才能在连续的工作链中长效运转,确保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深度嵌入到县域经济社会发展中。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本文标题: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交流材料
链接地址:http://www.bibiwenku.com//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401375.html
版权声明
作者原创,不允许二次传播,一经发现收回会员权益,追究法律责任。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