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式现代化党课

2025-05-22 07:03:52 121
联系客服提示-笔笔文库

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式现代化党课

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中国共产党发挥领导制度优势,成功使发展规划长期连续实施,将其上升为服务于现代化建设方向的国家社会协同机制,让发展规划得以在有序轨道上朝着明确目标稳步前行。而发展规划通过跨领域整合,实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及生态环境等多个维度均衡推进,带动了领域间的动态协调,为我国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制度创新与结构拓展提供了坚实支撑。党的XX大提出要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更加重视挖掘发展规划这一机制工具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价值、历史演进与创新逻辑,对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具有重大意义。

一、重要价值: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式现代化的必要方式

发展规划是中国共产党采用阶段性规划进行治国理政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必要方式,要义在于借助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规划(计划)来谋策未来五年的主要经济社会发展议题,构设助推下一阶段中国现代化建设的理念、目标、任务等义项。

(一)发展规划为现代化建设确立科学的发展理念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发展理念是发展行动的先导,是管全局、管根本、管方向、管长远的东西,是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发展着力点的集中体现。”发展规划从理念开始锚定现代化建设进行收集信息、分析研究、起草文件、组织实施和评估修订,彰显出发展理念与发展规划的密不可分。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强调要优化完善发展理念,指出实现“十三五”发展目标、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必须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由此构成“十三五”规划的发展主轴,引领着新常态背景下现代化建设进路。

(二)发展规划为现代化建设提供可行的奋斗目标

奋斗目标是对预期结果的主观设定,是凝聚组织各部分、明确系统总方向的关键。我国实施发展规划进程中,不同阶段均设定了短期奋斗目标,旨在最高奋斗目标的引领下,稳步完成上一阶段目标,为下一阶段目标筑牢根基,推动现代化建设。按时间阶段划分,“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后,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迈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首个五年。中国式现代化进程融合顶层设计与渐进变迁,而发展规划呈现出的接续达成各时期奋斗目标,清晰展现迈向现代化建设最高奋斗目标的脉络,全面体现过程的科学连贯性。

(三)发展规划为现代化建设规定明确的战略任务

战略任务是特定时期内对目标拆解后依序推进的行动安排。发展规划依据实际动态调整,构建现代化分阶战略任务体系,其进路表现:从聚焦“工业现代化”,到确立“温饱—总体小康—基本实现现代化”路径,再到“温饱—总体小康—全面小康—基本实现现代化”,直至当前“温饱—总体小康—全面小康—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现代化强国”任务迭代。中国式现代化所取得成就,绝非源于随机排列的发展规划,而是先明确规划总体与阶段建设目标,再经系统有序谋划战略任务,将其治理愿景转化为全社会共同遵循的行动纲领,由此凝聚全体中华儿女共建现代化国家的集体智慧与实践力量。

二、历史演进:发展规划引领中国式现代化进程的基本脉络

阅读全文
(想阅读完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陆!)
如果喜欢本篇内容,请赞赏鼓励哦!
尚未有人赏赞,赶紧来一个吧
查看更多>>
请选择打赏类型
¥0.01
¥1
¥365
¥188
¥99.99
¥66.6
¥52
¥6.66
¥6
赏赞

分享: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式现代化党课

链接地址:http://www.bibiwenku.com//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401255.html

相关内容
    热门推荐
    • 本周热门
    • 本月热门
        二维码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