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X区村民自治情况的调研报告

2025-05-20 07:03:52 121
联系客服提示-笔笔文库

为扎实推进我区“党建引领四治融合”工作,深化村民自治,提升基层治理效能,我们对全区X个村进行全面走访调研,截至3月底,已经走访X个村。现就新时代党建引领下的农村自治情况、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近年来,中央、省、市相继出台《关于加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意见》等系列政策文件,为村民自治提供制度框架,X新区推进落实相关要求,一是推进民主选举,建立县乡村三级候选人资格联审机制,推行村党组织书记通过法定程序担任村委会主任,实现“一肩挑”全覆盖,村“两委”成员交叉任职率34.88%(588人),开展村级后备干部储备行动,累计培养1108名后备人才,其中大专及以上学历者占30.5%(338人);二是规范民主决策,全域实施“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将集体资金使用、项目建设等重大事项纳入村民代表大会表决程序。三是实施民主管理,依据中央文件精神制定《关于修订完善村规民约的实施意见》,完成辖区所有行政村村规民约修订备案工作;四是落实民主监督,依法选举产生714名村务监督委员会成员,建立监委会列席村“两委”会议、村民代表会议的常态化机制。

二、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一)基层治理缺乏合力

一是机构设置不完善,目前乡镇(街道、中心)的机构设置中,社会工作相关的职能,尚未构建起一个专门且系统的对口部门,以此来全面负责并统筹协调相关工作,导致工作中出现权责不清的现象;二是基层党委(政府)不重视,部分乡镇(街道、中心)对自治工作不重视,没有将其作为一项重点工作来抓,影响了自治工作的有效开展。三是部门协作不力,各部门政策、资金、项目分散,缺乏统筹协调,导致重复建设或资源浪费。

(二)村民自治制度空转

随着新农村建设和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大量农村人口进城,村民自治难以为继。一是村民大会召集难、决议难,村“两委”管理能力和动员能力欠缺,会议召开频率较低,民主决策过程缺乏充分的讨论和意见征集,影响了决策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二是村级事务群众参与难,在实际工作中,村务公开的内容深度广度不够,随意性较大,且公开形式单一,导致一些村民对村内重大事务的决策过程、财务收支情况等知之甚少,无法有效地参与到自治活动中来。三是对村“两委”实行监督难。监委会由于缺乏相应的业务指导部门,具体监督内容不明确,导致无法发挥实际监督作用,形同虚设。

(三)村民自治主体弱化

阅读全文
(想阅读完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陆!)
如果喜欢本篇内容,请赞赏鼓励哦!
尚未有人赏赞,赶紧来一个吧
查看更多>>
请选择打赏类型
¥0.01
¥1
¥365
¥188
¥99.99
¥66.6
¥52
¥6.66
¥6
赏赞

分享: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关于X区村民自治情况的调研报告

链接地址:http://www.bibiwenku.com//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401151.html

相关内容
    热门推荐
    • 本周热门
    • 本月热门
        二维码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