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实推进共同富裕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2025-05-20 07:03:52 121
联系客服提示-笔笔文库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完善分配制度。分配制度事关群众切身利益,事关社会公平正义。自诞生之日起,我们党就致力于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通过百年探索创建了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收入分配制度。这一制度符合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符合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完善这一制度对于扎实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扎实推进共同富裕为完善收入分配制度指明方向

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我们党的一贯追求。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共中央通过的《关于发展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决议》即使用了“共同富裕”概念,毛泽东对其进行了解释,“现在我们实行这么一种制度,这么一种计划,是可以一年一年走向更富更强的,一年一年可以看到更富更强些。而这个富,是共同的富,这个强,是共同的强,大家都有份”。改革开放后,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江泽民强调,我们要“运用包括市场在内的各种调节手段,既鼓励先进,促进效率,合理拉开收入差距,又防止两极分化,逐步实现共同富裕”。胡锦涛提出,要“使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使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的方向稳步前进”。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强调:“实现共同富裕不仅是经济问题,而且是关系党的执政基础的重大政治问题。我们决不能允许贫富差距越来越大、穷者愈穷富者愈富,决不能在富的人和穷的人之间出现一道不可逾越的鸿沟。”可见,共同富裕是我们党历届领导人所倡导的。党的十九大报告更是将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写进我们党的执政目标:到2035年,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到本世纪中叶,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实现。党的二十大报告进一步重申:到2035年,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分配制度是促进共同富裕的基础性制度,我们党关于扎实推进共同富裕的重要思想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分配制度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

收入分配制度的逐步建立促进我国收入分配格局不断改善

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分配制度的核心,这是由我国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决定的。社会主义制度是我国的根本制度,这就决定了我国必须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而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就决定了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在马克思设想的社会主义社会,“每一个生产者,在作了各项扣除以后,从社会领回的,正好是他给予社会的。他给予社会的,就是他个人的劳动量。”列宁将其概括为按劳分配。但是我们也应该认识到,我国当前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的生产力水平尚处于发展过程中,因此我国在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的同时,还需要发展个体经济、民营经济、混合所有制经济、外资经济等多种所有制经济,这就决定了我国收入分配制度的多样性。可见,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是我们党所倡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分配制度的重要组成,是各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必然要求。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领导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不断深化,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不断健全劳动、资本、技术、管理、数据等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机制。在促进劳动参与分配方面,在农村建立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城镇,企业逐步推行以岗位工资为主的基本工资制度,建立了全国企业薪酬调查和信息发布制度,国家层面公开发布从业人员工资价位信息,国家、省、市三级调查发布体系基本形成,市场价位信息对工资分配的引导功能得到加强;国有企业工资决定机制改革不断深化,与劳动力市场基本适应、与企业经济效益和劳动生产率挂钩的工资决定和正常增长机制初步建立;完善最低工资标准调整评估机制,推进工资集体协商“提质增效”取得明显成效;欠薪治理步入法治化轨道,工资拖欠得到有效遏制;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全面实施,建立符合行业特点的事业单位工资制度取得明显成效;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持续增加农民劳动收入。在促进要素参与分配方面,国有企业负责人薪酬制度改革持续推进,管理要素参与分配的规范性和有序性全面提升;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国有控股混合所有制企业员工持股、国有科技型企业股权和分红激励等中长期激励政策不断健全;技能人才工资分配技能价值激励导向逐步强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分配制度不断走向实践,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收入分配制度的建立和推进实施,使我国收入分配格局由“扁圆柱型”(低水平的平均主义)向“金字塔型”转变。突出表现在:一是不断做大经济总量。2024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1349084亿元,相对1978年增长了约366倍(不考虑价格因素),年均增速约10%,经济总量在世界的排名从1978年的第11位,上升到2010年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并一直保持至今。二是全面消除绝对贫困。党的十八大后,我们党把脱贫攻坚摆在治国理政的突出位置,组织实施了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力度最强的脱贫攻坚战。到2020年底,我国现行标准下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2.8万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三是培育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任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着力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规模,抓住重点、精准施策,推动更多低收入人群迈入中等收入行列。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促进机会公平,增加低收入者收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据相关研究和估算,目前我国中等收入群体已超过4亿人,占全国总人口的比重为30%左右,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中等收入群体。四是催生一批先富地区和先富人群。改革开放初期,为打破平均主义、激发经济活力,我们党推行鼓励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的政策,实施了一系列区域发展战略,如设立经济特区、开放沿海城市等,对这些地区给予政策优惠和资源倾斜,使其凭借地理优势、产业基础和政策支持,吸引大量资金、技术和人才,经济迅速发展,成为先富地区,如深圳就是从小渔村发展为国际化大都市的典范。在个人收入分配方面,允许和鼓励资本、技术等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一些人通过创业、技术创新、管理才能等获得丰厚回报,成为先富人群。先富地区和先富人群的催生,为其他地区和其他人群蓄积了帮扶源泉、经验借鉴和发展动力。

进一步改善我国收入分配格局面临的困难和挑战

尽管我们党领导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不断取得新进展、做出新成效,但由于受历史的和现实的、客观的和主观的等多方面因素影响,新时代扎实推进共同富裕背景下我国收入分配格局仍然存在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主要表现在分配不充分、不平衡问题严重。

阅读全文
(想阅读完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陆!)
如果喜欢本篇内容,请赞赏鼓励哦!
尚未有人赏赞,赶紧来一个吧
查看更多>>
请选择打赏类型
¥0.01
¥1
¥365
¥188
¥99.99
¥66.6
¥52
¥6.66
¥6
赏赞

分享: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扎实推进共同富裕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链接地址:http://www.bibiwenku.com//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401014.html

相关内容
    热门推荐
    • 本周热门
    • 本月热门
        二维码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