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专项债券作为地方政府筹集资金的重要工具,在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和生态环境等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应对当前地方专项债券运作中存在的问题与挑战,本研究构建了一个多层次的专项债券管理优化框架。
(一)构建“动态风险预警机制”的顶层设计,强化专项债券全周期风险管控能力。
“动态风险预警机制”作为顶层设计,通过实时监测债务规模、偿债能力、项目进度等关键指标,对潜在风险进行预警。该机制与后文提出的“动态收益测算机制”紧密结合,共同构成专项债券风险防控的双重保障,前者关注整体风险状况,后者聚焦具体项目收益,具体包括:
在项目管理的具体实施中,动态收益测算机制不仅可以在立项阶段通过精准的收益测算和严谨的可行性分析确保项目现金流支持债务偿还,还可以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根据实际运营状况调整收益预期。这种动态调整功能能够有效降低债务偿还早于项目收益实现的可能性,保障项目收益与债务管理的协调统一。在项目的收益审核阶段,可以通过引入独立的第三方评估机构进行收益审核,进一步增强测算结果的客观性和可信度,避免地方政府因过度乐观的收益预期而导致债务风险上升。这一机制还体现了财政管理中的协作治理理念,将地方政府、第三方机构和中央宏观调控有效结合,确保债务风险在早期得到及时应对。
(二)构建“资金拨付与监管机制”的执行体系,保障专项债券资金高效使用。
“资金拨付与监管机制”作为中层执行体系,负责确保资金使用的及时性和有效性。该机制与“动态收益测算机制”协同运作,通过收益状况指导资金拨付节奏,并为风险预警提供基础数据支持。为确保专项债券资金能够与项目进度精准匹配,避免资金闲置或超进度拨付,各级政府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系统化的优化与管理。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本文标题:调研报告——财政安全视域下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的优化建议
链接地址:http://www.bibiwenku.com//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399566.html
版权声明
作者原创,不允许二次传播,一经发现收回会员权益,追究法律责任。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