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文章:法治保障体系的范畴解读和应用分析

2025-04-08 07:03:52 121
联系客服提示-笔笔文库

理论文章:法治保障体系的范畴解读和应用分析

概念范畴的革命是科学革命的重要内容和鲜明特征。恩格斯指出:“一门科学提出的每一种新见解都包含这门科学的术语的革命。”习近平法治思想在法学发展上的重要贡献,一个重要方面就是系统总结中外法治建设实践经验,提炼出一系列具有思想内涵、时代内涵和文明内涵的原创性、标识性范畴,引发法治领域一场深刻的术语革命。法治保障体系作为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原创性范畴,填补了传统法学范畴体系的术语空白,对法治实践具有重要解释力、规范力、变革力。

法治保障体系是影响法治现代化进程的重要因素

现代法治是由组织机构、制度规则、体制机制、运行环节等要素构成的复杂系统。没有各类保障条件的强有力支撑,这一复杂系统就难以高质量高效率运行。从很多发展中国家的法治实践来看,法治保障条件落后或薄弱是制约法治现代化发展的瓶颈性因素。因此,推进法治现代化建设,必须高度重视法治保障条件问题,补齐法治保障条件上的短板弱项,构建起科学完备、支撑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

法治保障体系由政治、队伍、人才、经费、科技、文化等方面保障条件构成,涉及党的领导、队伍建设、人才培养、科技应用、财政投入、文化建设等各方面工作,是法治正常运行和健康发展不可或缺的支撑条件。这一范畴把传统法治理论所忽视的各种法治保障条件集成整合起来,构造出一个有其自身规律特点的独立法治板块。这一独立法治板块的确立,既有坚实而深厚的法治实践基础,也有重大而深远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法治保障体系是衡量法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尺。一个国家的法治文明进步水平,不仅体现为立法、执法、司法、守法等法治运行质量的提升水平,还体现为人才、设施、文化等法治保障条件的改善水平。例如,传统的法治基础设施主要是法庭、监狱、看守所等物理设施;数字时代则产生了支撑法律业务数据汇聚、处理、流通、应用、运营、安全保障的新型数字基础设施。

法治保障体系是谋划推进法治建设的重要抓手。法治保障体系范畴具有很强的实践统摄力,把原来分散考量和处理的各类保障条件整合为一个结构严谨、逻辑清晰、功能自洽的有机整体,提供了系统谋划和一体推进法治保障条件建设的总抓手,有助于法治领导机构从构建法治保障体系的全局高度,全面梳理各类保障条件的堵点、淤点、痛点,提出长远性、整体性的解决方案,以实现各类保障条件的功能最优化。

法治保障体制机制改革是法治领域改革的重要内容

以往的法治领域改革,较为注重立法、执法、司法、法治监督等方面的体制机制改革,而较为忽视法治保障领域的体制机制改革。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法治思想将法治保障体系确立为法治体系的重要板块,将法治保障体制机制改革纳入法治领域改革之中,并成为法治领域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

新时代法治保障体制机制改革的范围广、任务多,包括完善党领导法治建设的制度机制、深化法治机构人财物管理制度改革、健全法治队伍管理和建设体制、创新法治人才培养机制、创新科技应用和保障机制、完善法治文化建设体制机制等。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法治保障体制机制改革取得了实质性突破,逐步建立起由政治、组织、队伍、人才、科技、文化等方面保障构成的立体化的法治保障体系。

阅读全文
(想阅读完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陆!)
如果喜欢本篇内容,请赞赏鼓励哦!
尚未有人赏赞,赶紧来一个吧
查看更多>>
请选择打赏类型
¥0.01
¥1
¥365
¥188
¥99.99
¥66.6
¥52
¥6.66
¥6
赏赞

分享: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理论文章:法治保障体系的范畴解读和应用分析

链接地址:http://www.bibiwenku.com//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395591.html

相关内容
    热门推荐
    • 本周热门
    • 本月热门
        二维码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