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世界经济面临很多不确定性。特朗普开启第二个总统任期,给未来国际经济贸易格局带来很多变数。全球地缘政治风险增加,战争风险依然笼罩全球,威胁着人民生命安全的同时损害全球经济发展。西方发达国家由于各自经济结构和利益诉求存在差异,导致经济发展态势呈现出一定程度的分化特征。相比之下,发展中国家尤其是亚洲国家普遍展现出巨大的增长潜力,金砖国家组织扩员之后进一步增加了代表性,对全球经济的影响进一步加大。
特朗普强调“美国优先”,世界贸易格局有待重塑
美国现任总统特朗普和前任总统拜登对美国和世界经济发展的理念有明显的不同。拜登在其任期更注重绿色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公平等,倾向于通过增加税收、加大公共支出来推动美国经济可持续发展,并且高度重视与盟国的合作。特朗普则更加强调“美国优先”,希望推动减税和放松监管等政策来激发美国经济活力,并注重通过贸易保护主义政策来保护和支持美国制造业发展,缩小贸易逆差。两者的理念和政策差异对美国以及全球主要经济体的经济增长有重要影响。
特朗普上一任期之初,通过减税和放松监管,取得了较好的刺激经济增长效果,但后来发动贸易战客观上使得美国经济增长放缓。在2017-2018年间,美国企业投资显著增长,居民消费亦呈上升趋势,期间美国GDP的季度增长率一度突破4%。中美贸易冲突加剧的2019年,美国经济增长放缓,GDP增速回落至2.3%。2020年由于受到新冠疫情冲击,全球经济大幅下滑,美国也未能幸免,全年经济萎缩3.5%,创1946年以来最大年度跌幅。这些数据表明,贸易摩擦并没有帮助美国在经济上获得更多的优势,反而阻碍了美国经济的增长。但是,特朗普再次当选后的言论表明,特朗普依然相信贸易保护主义对美国是有利的。2025年2月,特朗普签署行政令对来自加拿大和墨西哥进口商品征收25%的关税,对来自中国的商品征收10%的关税。特朗普也在尝试通过对更多相关国家的商品加征关税防止中国商品通过第三国出口到美国,同时希望继续加强对美元国际地位的维护,宣称可能对金砖国家施行有针对性的贸易摩擦措施。除关税措施外,特朗普及其团队威胁要取消中国的永久正常贸易关系地位,若此举成为现实,将对中美经济关系造成更为严重且深远的负面影响,对双方经济稳定、贸易往来及产业发展等诸多方面产生不可忽视的冲击。
如果特朗普的这些威胁都付诸实施,中国对美出口可能会有较大幅度的下降,这将对中国出口型企业造成较大冲击,中国的电子、机械设备和消费品等行业可能受到相对较多影响。此外,尽管特朗普强调“美国优先”政策,但也可能会延续拜登政府的策略,利用美国的影响力推动盟国调整供应链布局,尝试进一步“去中国化”,这将对中国的制造业和外贸部门构成挑战,也将进一步促使中国更多依靠内需并进一步追求科技自立自强。就像特朗普的第一个任期一样,中国经济的整体韧性是值得信赖的。
贸易摩擦对世界各主要经济体都有重要的影响。对美国而言,如果贸易冲突进一步恶化,其通胀、财政赤字、债务等问题可能变得更为突出。贸易冲突对欧盟和亚洲经济发展也可能造成较大的负面影响,尤其是欧盟受到的负面影响可能超过美国,这可能推动全球经济向衰退阶段发展,同时以世界贸易组织为代表的全球贸易体系可能难以有效运作。
地缘政治风险难解,全球经济增长可能放缓
除了全球贸易冲突加剧,贸易体系可能被破坏之外,地缘政治风险特别是战争风险的阴影依然困扰着全球经济。尽管特朗普对快速终止乌克兰危机充满信心,但世界各国都对此怀有疑虑。根据媒体报道,俄罗斯国防部2025年1月19日宣布,在过去一天内,俄军消灭了1400多名乌克兰军人。而基辅正为发动新的进攻集结力量,希望通过一场小规模“胜利”向美国候任总统特朗普表明,乌克兰仍有力量可以打败俄军,以此继续获得美国援助。这都意味着乌克兰危机很难在短时间内完全解决。新一轮巴以冲突的影响仍在持续,2024年11月20日,10个非常任理事国提交的加沙停火决议草案,在14票赞成的情况下,被美国一票否决。加沙地带的死亡人数已经超过四万人,战争对社会经济的影响也将持续很久。2025年1月15日,卡塔尔宣布,卡塔尔、埃及和美国的联合斡旋取得成功,各方就停火和交换被扣押人员达成协议。协议第一阶段将于1月19日开始实施,哈马斯将释放33名被扣押人员,以交换以色列释放巴勒斯坦被扣押人员。协议第二阶段和第三阶段的详细内容将在第一阶段完成后公布。从历史来看,巴以冲突长期反复陷入僵局甚至多次斗争,实现巴勒斯坦和以色列的和平共存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如果地缘政治紧张局势持续升级,战争态势进一步恶化,全球各国将更难集中精力发展经济。全球贸易格局的分裂将削弱全球供应链的韧性,增加企业经营成本,跨境资本流动将面临更多困难。世界各国对经济安全和金融安全的重视将会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经济体之间的合作也变得困难。
在各国都把安全放在重要位置的情形下,单边主义可能成为趋势。美国作为全球最大经济体,利用贸易保护主义能够获得一定的短期收益。但对欧盟而言,乌克兰危机的持续升级与中东紧张局势显然威胁到了欧盟能源安全。天然气价格频繁且剧烈的波动不仅导致欧洲企业能源成本增加,也使得欧洲企业对未来更为忧虑,对当前投资也变得谨慎。地缘政治紧张局势也在一定程度上威胁到欧盟在全球产业链和供应链中的地位。如果中国经济能够一如既往展现其韧性,新兴市场经济体有望继续保持高速增长态势。总体来看,即使贸易冲突和战争风险对全球经济造成了损害,未来一年全球经济增长整体上将有可能保持一定程度的韧性,有望继续保持3%左右的增长态势。如果战争风险继续加大,在亚洲也出现风暴点,全球经济增速将难以保持。
美欧形势不同,发达国家经济体增速有可能继续分化
美国是目前世界最大的经济体。拜登执政初期,采取了大规模财政刺激政策和快速疫苗接种计划,推动美国经济在2021年实现6.1%的高增长,为美国40年来最高水平。这一增速得益于强劲的消费支出和劳动力市场的复苏。然而,2022年美国通胀迅速攀升至40年高点,美联储不得不采取快速加息政策,这一举措抑制了经济增长,美国GDP增速当年降至2.5%。2023年,通胀有所缓解,但高利率环境和全球需求放缓继续拖累经济增长,GDP增速为2.9%。根据美联储报告,预计2024年第四季度的美国经济同比增长率会反弹至2.6%至3%区间内,全年经济增长率在2.8%附近,这一增长率将在全球发达经济体中领跑。特朗普上一个任期的第一年利用减税和放松监管刺激经济增长效果不错,本届任期特朗普有可能继续利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来刺激经济,但美国总体债务负担比较重,可能财政刺激的力度不会太大,货币政策又存在滞后效应,另外移民限制的实施和关税一样有可能会给美国经济增长带来负面影响。特朗普对移民问题的重视有可能会使得新政府采取更严格的措施来限制和驱逐移民,这些措施会降低劳动力供应,影响就业市场与经济增长。相关报告均预计2025年美国经济增长率依然会在2.5%左右。
欧盟也是全球重要的经济体,其经济增长对全球经济的影响十分关键,但有可能在未来一年总体经济表现和美国相比依然差距较大。根据欧盟2024年11月发布的《欧洲经济预测》显示,在经历了一定的经济停滞后,欧盟经济在2024年第一季度恢复了增长,预计2024年和2025年GDP分别增长0.9%和1.5%。欧盟经济复苏仍然面临诸多挑战,当前欧盟人均实际可支配收入有所增加,然而由于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地缘政治风险和疫情以来的高通胀等因素,欧盟消费者的信心和消费意愿下降,导致家庭储蓄意愿和储蓄率进一步上升,同时家庭储蓄没有顺畅流向实体企业,因此欧盟企业投资也处于较低水平。全球商品和服务贸易的复苏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欧盟的出口,各项研究预计其2024年和2025年经常账户盈余分别为3.6%和3.4%,但国际市场需求和国际贸易格局的不确定性让欧盟经济增长存在很多变数。
欧盟通货膨胀逐渐缓和但依然存在一定的压力。相关报告预计2024年和2025年欧盟通货膨胀分别为2.6%和2.4%,较以往有所回落,但欧盟各国经济受能源价格波动影响较大,而当前能源价格不确定性较强,因此未来欧洲通货膨胀也面临着压力。欧盟失业率有可能进一步下降,劳动力市场的良好表现是欧盟未来发展潜力的一个表征,但部分行业和地区仍面临就业不平衡问题。欧盟财政政策在支持经济迅速复苏和维持其债务可持续性方面面临两难选择。根据欧盟官方预测显示,2024年和2025年财政赤字分别为3.1%和3.0%。欧盟的财政政策既需要在促进经济增长与保障债务可持续性之间取得平衡,又需应对成员国经济发展状况的异质性所带来的挑战。这种背景下,其财政政策的协调与配合问题显得尤为突出。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本文标题:2025世界经济宏观态势展望
链接地址:http://www.bibiwenku.com//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395515.html
版权声明
作者原创,不允许二次传播,一经发现收回会员权益,追究法律责任。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