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伟大征程中,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为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照亮前行之路,也为我们XX市第一人民医院的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与行动指南。深入研读报告,我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在肩。作为院长,我将引领全院职工,以报告精神为指引,立足本职,砥砺奋进,为提升XX医疗服务水平、增进人民健康福祉贡献力量。下面,结合我院工作实际,我谈几点体会。
一、深学细悟,领会报告精神实质
政府工作报告中关于医疗卫生、民生保障等内容,与我院工作紧密相连。通过深入学习,我们必须精准把握其核心要义,深刻领会蕴含其中的发展理念和民生情怀,将报告精神全方位融入医院各项工作,为推动医院高质量发展筑牢根基。
(一)领悟发展成就,坚定前行信念。过去一年,我国医疗卫生事业成绩斐然。医疗保障体系不断健全,居民医保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人均财政补助标准稳步提高,更多群众享受到优质医疗保障;分级诊疗制度持续完善,促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和区域均衡布局,基层医疗服务能力显著提升;重大疾病防控成效突出,传染病防控体系不断强化,有力守护人民生命健康安全。这些成就充分彰显了党和政府对医疗卫生事业的高度重视,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在保障人民健康方面的强大优势,让我们对未来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充满信心。回顾我院过往工作,同样成果丰硕。在医疗服务上,不断优化诊疗流程,提升服务质量,患者满意度持续攀升;在学科建设上,打造多个优势学科,技术水平迈向新高度;在人才培养上,加大引进和培养力度,构建起高素质人才队伍。这些成绩离不开上级部门关怀指导,更离不开全院职工的拼搏奉献。一是医保提标,惠及广大群众。居民医保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人均财政补助标准的提高,是实实在在的民生红利。这一举措让更多群众看得起病、看得好病,也为我院医疗服务开展提供了有力支持。我们要积极响应政策,加强医保管理,规范诊疗行为,确保医保资金合理使用。同时,加大医保政策宣传力度,让患者了解政策、用好政策,享受到医保改革带来的实惠。比如,我们将进一步优化医保报销流程,减少患者跑腿次数;开展医保政策培训,提高医务人员政策知晓率,为患者提供准确的医保咨询服务。二是分级诊疗,均衡医疗资源。分级诊疗制度的完善,是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关键一招。我院作为区域医疗中心,要在分级诊疗中发挥引领作用,加强与基层医疗机构的合作,通过技术帮扶、人才培养、双向转诊等方式,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一方面,选派骨干医生到基层坐诊、带教,将先进的诊疗技术和理念带到基层;另一方面,畅通双向转诊渠道,为患者提供便捷的转诊服务,实现“小病在基层、大病到医院、康复回基层”的就医格局。三是疾病防控,守护生命健康。重大疾病防控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幸福安康。我院要强化传染病防控意识,完善防控体系,加强发热门诊、感染科等重点科室建设,提高传染病早期识别和诊断能力。同时,积极参与公共卫生服务,开展健康科普活动,提高群众的自我防护意识和能力。在流感、肺炎等传染病高发季节,我们将加大宣传力度,普及防控知识;加强疫苗接种工作,提高人群免疫力;优化发热门诊就诊流程,确保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
(二)领会发展目标,明确工作方向。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医疗卫生发展目标,为我院工作指明了清晰方向。在医疗服务质量提升方面,强调要深化以公益性为导向的公立医院改革,推进编制动态调整,建立以医疗服务为主导的收费机制,完善薪酬制度;在健康服务体系建设方面,要求促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和区域均衡布局,实施医疗卫生强基工程;在医药创新发展方面,鼓励健全药品价格形成机制,制定创新药目录,支持创新药发展。我们要将这些目标与我院工作紧密结合,找准着力点,创造性开展工作。一是深化医院改革,提升服务质量。公立医院改革是提升医疗服务质量的关键。我们要积极推进编制动态调整,根据医院业务发展需求,合理配置人力资源,激发医务人员积极性。建立以医疗服务为主导的收费机制,体现医务人员的劳动价值,促进医疗服务质量提升。完善薪酬制度,将薪酬与工作业绩、服务质量挂钩,激励医务人员提高业务水平。同时,加强医院内部管理,优化管理流程,提高管理效率,降低运行成本。二是强基扩容下沉,优化资源布局。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和区域均衡布局,是满足群众医疗需求的重要举措。我院要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改善就医环境,提升服务能力。加强与基层医疗机构的合作,建立医联体,通过技术帮扶、人才培养等方式,提升基层医疗服务水平。开展远程医疗服务,让优质医疗资源覆盖更广泛地区。此外,积极参与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发挥辐射带动作用,促进区域医疗资源均衡发展。三是助力医药创新,推动健康发展。医药创新是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动力源泉。我院要加强与科研机构、药企的合作,开展临床研究,推动创新药、医疗器械的研发和应用。建立健全药品价格形成机制,规范药品采购和使用,让患者用上质优价廉的药品。支持创新药发展,为患者提供更多治疗选择。同时,加强药学服务,开展合理用药培训,提高医务人员合理用药水平,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三)把握发展要求,强化责任担当。报告中提出的一系列医疗卫生发展要求,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深化改革创新、提升服务效能等,对我们医院管理和医务人员的工作作风、能力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我们要始终保持政治定力,坚定不移贯彻党的卫生健康工作方针,把人民健康放在首位;要增强服务意识,关注患者需求,为患者提供优质、高效、便捷的医疗服务;要勇于创新,积极探索适应新时代医疗卫生发展需求的工作方式方法,不断提升医院的医疗水平和管理能力。一是以民为本,践行服务宗旨。以人民为中心是医疗卫生工作的根本立场。我们要始终把患者利益放在首位,想患者之所想,急患者之所急。优化就医流程,减少患者排队等候时间;加强医患沟通,提高患者满意度;开展便民服务,为患者提供更多便利。比如,我们将推进智慧医院建设,实现线上预约、挂号、缴费、查询报告等功能,让患者就医更加便捷;开展志愿服务,为行动不便的患者提供帮助;建立患者投诉处理机制,及时解决患者反映的问题。二是改革创新,激发发展活力。改革创新是医院发展的动力源泉。我们要积极适应新时代医疗卫生发展需求,勇于改革创新。推进医疗技术创新,开展新技术、新项目,提高医院诊疗水平;创新管理模式,引入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方法,提高医院管理效率;加强学科建设创新,打造特色学科,提升医院核心竞争力。同时,鼓励医务人员创新思维,开展科研活动,为医院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三是提升效能,打造优质医院。提升服务效能是医院发展的重要目标。我们要加强医院内部管理,优化管理流程,提高管理效率。加强医疗质量管理,建立健全医疗质量控制体系,确保医疗安全。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加大人才引进和培养力度,提高医务人员业务水平。加强信息化建设,提升医院信息化管理水平,为患者提供更加高效的医疗服务。通过提升服务效能,打造群众满意的优质医院。
二、聚焦主业,提升医疗服务水平
医疗服务是医院的核心工作,我们要紧紧围绕医疗服务质量提升这一核心,以政府工作报告精神为指导,采取有效措施,不断提升医疗服务水平,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高效、安全的医疗服务。
(一)强化医疗质量管控,保障医疗安全。医疗质量是医院的生命线,保障医疗安全是医院的首要任务。我们要建立健全医疗质量管理体系,加强医疗质量全过程管控,确保医疗安全。一是完善质量体系,规范诊疗行为。完善的医疗质量管理体系是保障医疗质量的基础。我们要建立健全医疗质量管理制度,明确各部门、各岗位的职责和工作标准。加强对医务人员的培训,提高医务人员对医疗质量管理制度的认识和执行能力。规范诊疗行为,严格遵守临床诊疗指南和操作规程,杜绝不合理检查、不合理用药、不合理治疗等行为。同时,加强对医疗质量的监督检查,定期开展医疗质量考核,及时发现和纠正存在的问题。二是加强风险防控,确保医疗安全。医疗风险防控是保障医疗安全的关键。我们要加强对医疗风险的评估和预警,建立医疗风险监测机制,及时发现潜在的医疗风险。加强对重点科室、重点环节、重点人群的风险防控,如手术室、重症监护室、急诊科等。完善医疗纠纷处理机制,及时妥善处理医疗纠纷,维护医患双方合法权益。加强医疗安全教育,提高医务人员的医疗安全意识和风险防范能力。三是推进质量改进,提升医疗水平。持续质量改进是提升医疗水平的重要手段。我们要建立医疗质量持续改进机制,定期对医疗质量进行分析和评价,找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制定针对性的改进措施。鼓励医务人员积极参与医疗质量改进活动,开展医疗质量改进项目,推广先进的医疗技术和管理经验。通过持续质量改进,不断提升医疗服务水平,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的医疗服务。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本文标题:在医院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专题学习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研讨会上的交流发言
链接地址:http://www.bibiwenku.com//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395210.html
版权声明
作者原创,不允许二次传播,一经发现收回会员权益,追究法律责任。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