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们: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为我国的发展指明了新方向,其中生态文明建设是关乎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在全会精神中占据着重要位置。今天,我们就以“以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为引领,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新征程”为题,深入学习探讨如何在新时代更好地践行生态文明理念,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新的更大成就。
一、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中生态文明要点解读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对新时代新征程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作出重大部署,为生态文明建设绘制了清晰的路线图。全会强调,必须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加快完善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体制机制。这意味着在新的发展阶段,我们要从制度层面入手,构建更加完善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坚实的制度保障。同时,要将降碳、减污、扩绿、增长作为一个有机整体来推进,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良性互动。
(一)在完善生态文明基础体制方面。全会提出要健全生态环境监测和评价制度,多部门合作打击环境违法行为,落实生态损害赔偿机制,制定《生态环境法典》等。生态环境监测和评价制度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眼睛”,通过准确、全面的监测和科学的评价,我们能够及时掌握生态环境的状况和变化趋势,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多部门合作打击环境违法行为,能够形成强大的执法合力,有效遏制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生态损害赔偿机制的落实,让破坏生态环境者付出应有的代价,从而增强人们保护生态环境的责任感。而《生态环境法典》的制定,将进一步完善我国的生态环境保护法律体系,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更加完备的法律支撑。
(二)健全生态环境治理体系。要深入实施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推动长江、黄河等重要流域整体保护、系统修复、综合治理。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是根据不同区域的生态环境特点和功能定位,实施差异化的环境管理措施,提高环境管理的精准性和有效性。长江、黄河是我国的母亲河,对它们进行整体保护、系统修复、综合治理,关系到我国的生态安全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例如,在长江流域,通过实施禁渔政策,保护长江水生生物的多样性,促进长江生态系统的恢复;在黄河流域,加强水土流失治理,改善黄河流域的生态环境。
(三)健全绿色低碳发展机制。要出台相关政策,大力发展清洁能源,健全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推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加快产业结构绿色低碳转型。清洁能源的发展是减少碳排放、应对气候变化的关键举措。我国在太阳能、风能、水能等清洁能源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容量已经超过火电。健全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能够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减少废弃物对环境的污染。推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和产业结构绿色低碳转型,要求我们在能源生产和消费环节,以及产业发展过程中,更加注重绿色低碳,减少对传统化石能源的依赖,发展低能耗、高附加值的产业。
二、生态文明建设的紧迫性与战略意义
(一)生态环境现状严峻。当前,我国生态环境面临着诸多挑战。从大气污染来看,部分地区雾霾天气频发,PM2.5等污染物超标,严重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根据生态环境部的数据,虽然近年来我国空气质量总体有所改善,但在一些重点区域,如京津冀及周边地区、汾渭平原等,大气污染问题仍然较为突出。水污染问题也不容忽视。一些河流、湖泊水质恶化,富营养化严重,部分城市的饮用水水源地受到威胁。例如,一些工业企业违规排放污水,导致周边水体受到污染,影响了水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稳定。农业面源污染也是水污染的重要来源之一,农药、化肥的过量使用,畜禽养殖废弃物的随意排放,都对水体造成了污染。土壤污染同样严峻,重金属污染、有机污染等问题在一些地区存在,影响土壤质量和农产品安全。土壤污染具有隐蔽性、长期性和不可逆性等特点,一旦发生,治理难度较大。例如,一些矿区周边土壤受到重金属污染,导致农作物中重金属含量超标,威胁人体健康。
(二)生态文明建设对可持续发展的意义。生态文明建设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首先,良好的生态环境是经济发展的基础。生态系统为人类提供了丰富的自然资源,如水资源、土地资源、森林资源等,这些资源是经济活动的物质基础。只有保护好生态环境,才能确保自然资源的可持续供应,为经济发展提供坚实的保障。例如,森林不仅能够提供木材等林产品,还具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调节气候等生态功能,对维护生态平衡和促进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其次,生态文明建设有助于推动产业升级和转型。在生态文明理念的引导下,企业将更加注重绿色生产、清洁生产,加大对环保技术和产品的研发投入,从而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例如,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不仅减少了对传统燃油的依赖,降低了碳排放,还带动了电池技术、智能驾驶技术等相关产业的发展,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最后,生态文明建设关乎人民群众的福祉。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仅包括物质生活的丰富,还包括优美的生态环境。清新的空气、干净的水、安全的食品,这些都是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加强生态文明建设,能够让人民群众享受到更多的生态红利,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品质和幸福感。
三、生态文明建设的现状与存在问题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本文标题: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专题党课讲稿:以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为引领,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新征程
链接地址:http://www.bibiwenku.com//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395163.html
版权声明
作者原创,不允许二次传播,一经发现收回会员权益,追究法律责任。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