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筹好培育新动能和更新旧动能的关系

2025-04-04 07:03:52 121
联系客服提示-笔笔文库

 

统筹好培育新动能和更新旧动能的关系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孕育,全球产业格局进入加速重构期。我国正处于加快产业高质量发展、提升全球产业分工地位的关键期,传统产业优势受到挑战,同时也孕育着传统动能升级与新动能培育的机遇。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必须统筹好培育新动能和更新旧动能的关系,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针对产业转型升级的瓶颈制约,推动新旧动能平稳接续转换,这需要深刻认识并处理好培育新动能与更新旧动能的关系。

培育新动能恰逢其时

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代表着生产力的发展方向,具有增长潜力大、生产效率高、发展质量好等特点,是新质生产力的主要组成部分。经济和产业发展内外部条件变化要求我国加快培育新动能。

重塑产业国际竞争力需要加快培育新动能。改革开放后,我国发挥劳动力丰富且成本低的优势,加入全球分工体系、进入全球市场,在劳动密集型产业领域形成全球领先优势,并带动上游基础工业和中间品产业发展,形成门类最齐全、产业链最完整的工业体系。传统产业在有力支撑经济增长的同时,也面临工资水平持续上涨、资源环境约束加剧等问题。我国人均GDP水平已接近高收入国家门槛,工资水平明显高于许多中低收入国家。按照全球产业转移的一般规律,当一国经济发展水平和收入水平提高后,劳动密集型产业会向中低收入国家梯度转移,呈现出典型的雁阵模式。虽然我国依赖良好的基础设施、完善的产业配套体系和劳动生产率优势,仍然保持着全球主要服装、消费电子等劳动密集型产业制造基地地位,但劳动密集型产业面临着向更低成本国家转移的压力,增长空间比较有限,需要找到新的经济增长点,培育经济增长新动能。

应对产业链安全风险需要壮大高科技产业。在贸易和投资自由化的国际经贸环境中,各个国家按照比较优势参与全球生产网络,能够实现全球资源的最佳配置。参与全球产业分工客观上加快了我国产业发展步伐,但我国在全球分工中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中低端产品和全球价值链的加工制造环节,我国产业科技水平与发达国家的差距造成许多高科技投入品对全球供应链的高度依赖。近年来,全球产业链分工逻辑从效率优先转向效率与安全并重,世界各国更加重视产业链供应链安全。面对我国科技创新能力和产业发展水平的持续提高,美西方国家为了维持其科技和产业领先地位,从2018年美国加征关税开始,对我国实施全方位的打压遏制,一些高科技投入品进口受到限制甚至断供,我国产业链供应链安全受到严重威胁。

为应对美西方国家的脱钩断链筑墙设垒、极限施压,需要提升我国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大力推动高科技产业发展成为其中的关键,一方面要提高重要产业的关键产业链环节的自主可控水平,另一方面要在若干新兴产业领域形成人无我有的优势,增强反制裁、反脱钩的反制能力。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提供发展新机遇。在数字科技、生命科技、新能源和低碳、新材料、深海深空深地等领域,前沿技术、颠覆性技术大量涌现,且呈现基础研究转化周期明显缩短、各领域新技术交叉融合特征,不断有新技术进入工程化、产业化阶段,一批新兴产业进入高速增长轨道,成为经济增长新动能。在传统产业领域,发达国家凭借对核心专利掌控、隐性知识积累、知名品牌塑造和供应链培育,形成了很高的进入壁垒,后发国家实现赶超的难度很大。但是在由前沿技术、颠覆性技术催生的新兴产业,尤其是在新兴产业发展早期阶段,各国都处于接近的发展水平,需要面对技术路线、应用场景等不确定性问题,发达国家并不具有明显优势。而且由于新兴产业在发展初期规模小甚至处于亏损状态,对发达国家的领先企业缺少吸引力,导致他们对新技术新市场机会重视程度不够,这就给后发国家在新兴领域换道超车带来机遇。我国抓住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在光伏组件、锂电池、新能源汽车、数字经济等新兴领域形成了全链条技术优势和全球产业竞争力,新兴产业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增长的关键力量。

阅读全文
(想阅读完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陆!)
如果喜欢本篇内容,请赞赏鼓励哦!
尚未有人赏赞,赶紧来一个吧
查看更多>>
请选择打赏类型
¥0.01
¥1
¥365
¥188
¥99.99
¥66.6
¥52
¥6.66
¥6
赏赞

分享: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统筹好培育新动能和更新旧动能的关系

链接地址:http://www.bibiwenku.com//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395042.html

相关内容
    热门推荐
    • 本周热门
    • 本月热门
        二维码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