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农业社会化服务质效

2025-04-04 07:03:52 121
联系客服提示-笔笔文库

 

提高农业社会化服务质效

开展农业社会化服务是推动农业现代化的重要举措,也是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重要支撑。中央一号文件多次对农业社会化服务提出明确要求,在发展方向、主体培育、平台搭建、体系建设、宣传示范等方面都作出过重要指示。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进一步强调,健全便捷高效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在党中央的有力支持和部署下,我国农业社会化服务持续扩面提质,服务主体日趋多元、服务领域日益扩展、服务模式不断创新。据农业农村部统计,2024年全国有109.4万个经营性主体开展社会化服务,年服务面积超过21.4亿亩次,其中服务粮食作物面积16.1亿亩次,服务小农户9400多万户。服务专业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数量占比超八成,形成了主体多元、形式多样、服务专业、竞争充分的发展格局。

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提高农业社会化服务质效,这既是对历年中央一号文件要求的巩固与延伸,也是对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要求的回应与践行。当前,我国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还面临诸多难点和挑战,如部分服务组织存在大户偏好,开展服务时要求有最低作业面积或服务面积价差;先进要素引入有待提速,生物技术、数字技术等尚未大规模推广应用;服务体系与生产结构供需失衡,对经济作物、特色农业、气象服务、品牌打造等特色领域和个性化环节的服务相对缺乏;区域服务水平参差不齐;等等。实现提高农业社会化服务质效这一目标,要深刻理解的核心内涵。指提高农业社会化服务的质量,意味着要提供更加专业、精准、符合农业生产实际和现实需要的服务,重点是提高农业社会化服务的品质、标准和水平。指增加农业社会化服务的效益,重点是要让农业社会化服务为农业带来更加显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贯彻落实提高农业社会化服务质效要求,要以公平公正为前提、以科技装备为支撑、以多元高效为目标、以政策项目为保障,确保服务获取便捷、类型多样、执行规范、价格公允、机制健全。具体来说,要从提升农业生产力、完善农业生产关系、加强服务供给能力、支持服务小农户等方面予以重点关注。

向大面积单产提升聚焦发力

2024年我国粮食产量突破1.4万亿斤,但总体来看粮食供需仍处于紧平衡态势,在水土资源紧缺的国内现状和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下,粮食安全仍然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农业社会化服务提质增效在生产力方面的首要目标,就是要在粮食单产提升上下功夫,只有大面积提高粮食产量,才能将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当前,我国农业社会化服务较为成熟的技术和模式主要集中在农业生产的耕、种、防、收环节,在自主育种、农机研发、科技转化、产品加工等方面还存在较多短板和阻碍生产力提升的卡脖子问题。提高农业社会化服务质效,要从以上薄弱环节出发,顺应新质生产力发展趋势,将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技术、人工智能等先进生产要素因地制宜、有机融入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通过加强科技创新、完善政策支持、推动产业升级、深化国际合作等手段,加快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生物育种技术,提升大型和智能化农机研发能力、推动农业科技创新和技术成果转化、提高农产品深加工水平,切实增强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的稳产保供能力。

阅读全文
(想阅读完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陆!)
如果喜欢本篇内容,请赞赏鼓励哦!
尚未有人赏赞,赶紧来一个吧
查看更多>>
请选择打赏类型
¥0.01
¥1
¥365
¥188
¥99.99
¥66.6
¥52
¥6.66
¥6
赏赞

分享: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提高农业社会化服务质效

链接地址:http://www.bibiwenku.com//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395009.html

相关内容
    热门推荐
    • 本周热门
    • 本月热门
        二维码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