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理念是发展道路的内核
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既要经济物质上富裕,也要精神价值上富足。中国式现代化是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康庄大道,这条发展道路的内核就是价值理念。有什么样的核心价值理念就会走上什么样的发展道路。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既要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也要精神财富极大丰富、在思想文化上自信自强。”思想文化上的自信自强,首先就表现在对自身发展道路的核心价值理念之自信。核心价值理念在一定社会文化中是起中轴作用的,它是民族赖以维系的精神纽带,是国家凝聚人心共识的思想基础,是社会同心同德、团结奋斗的力量之源。
一个民族、一个国家都有标识自身的独特价值理念
纵观人类社会发展史,一个民族、一个国家要能长盛不衰、兴旺发达,就必须有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理念,必须有一致遵循的思想道德基础。如果这方面缺失,那么社会共同体成员就会莫衷一是,行无依归,“无所措手足”,这个民族、国家的事业就无法顺利推进。而任何一个社会的核心价值理念并非自然而然就存在的,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结构的多样化必然导致人们思想意识的多元化。因此,要凝聚起全社会的思想意志和精神力量,就必须形成一套与其经济基础和政治制度相适应的核心价值理念,这样才能整合社会意识,维护社会秩序,推进事业发展。
不同民族、国家由于其社会环境和发展历程不同,产生形成的核心价值理念各有其特点。绵延五千多年的中华文明,有其自身独特的价值体系和文化基因。中华民族的先人很早就提出天下为公、天下大同的社会理想,民为邦本、敬德保民的治国理念,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家国情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精神追求,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的道德伦理,富民厚生、义利兼顾的经济理念,天人合一、万物并育的共生思想等。这些价值理念,既与时俱进不断更新又有一脉相承的连续稳定。特别是在总结提炼中华文明特性基础上,逐步形成以“仁、义、礼、智、信”等为主要内容的中华文明核心价值理念,这是我们生而为中国人的独特精神世界,也是百姓日用而不觉的价值观。尽管对古代核心价值理念有各种不同认识,但这套核心价值理念总体上维系了两千多年中华民族的情感认同和社会秩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民族为什么几千年能够生生不息、不断发展?很重要的原因是我们有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有一脉相承的价值追求。”
在西方社会由传统步入现代之际,资产阶级发起了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高呼解放被封建统治长期压抑的人性,提倡自由、平等、博爱等价值理念,以个人本位主义为核心的价值体系随之形成,这为资本主义道路的开辟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撑。即使在当今社会,各国仍然十分重视其核心价值理念,具有社会共识的价值理念也都保持着一定的稳定性和持续性。
中国道路的价值底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