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县教育局2025年工作要点
2025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启动“十五五”规划的重要之年。全县教育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以及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考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坚持和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更加注重内涵发展,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推动教育强县建设开好局、起好步,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XX县篇章贡献教育力量。
2025年全县教育工作思路,主要概括为“锚定一个目标,建强一支队伍,聚焦三大任务,落实六大举措28项教育要点”。
一、锚定“一个目标”,开启教育强县建设新征程
1.倾力打造人民满意的教育强县。出台《关于加快建设教育强县的实施方案》。系统开展省市教育大会精神和《实施方案》宣传解读。制定《实施方案》任务分解清单,闭环式抓好工作落地落实,确保教育综合实力位居全市前列。
2.明确年度重点工作目标任务。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高标准通过国家评估,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创建完成年度目标任务。实施初高中一体化办学和县域普通高中振兴计划,拓展强基、春考、艺体、招飞等升学渠道,高考本科达线率较上年提高4%,“双一流”院校录取人数突破240人。全力支持行知学校争创国家级“双优”中职学校和国家级公共实训基地申报,推进徽派古建产教融合基地建设。完成陶行知纪念馆改陈布展。建设老年学校村级项目点31个,持续推动老有所学行动。确保财政教育投入 “两个只增不减”,教育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30%。安全突发事项发生率同比下降20%。
责任股室:各股室
二、建强“一支队伍”,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
3.弘扬教育家精神。实施教育家精神铸魂强师行动,开展“学陶师陶研陶做陶”活动,充分发挥省级师德涵养基地作用,锻造一支眼里有光、心中有爱、肩上担责、业务精湛、乐于奉献的教育“梦之队”。把师德表现作为评价教师队伍素质的首要要求,结合第41个教师节宣传庆祝活动,评选表彰XX县“名教师”“名班主任”“名校长”“名督学”。健全师德师风管理制度,常态化开展师德师风警示教育,严格落实师德失范“零容忍”。
4.优化教师管理配置。根据全省统一部署,做好教师资格认定改革工作。优化“县管校聘”管理机制,严格执行竞争上岗、双聘考核。严把教师入口关,新增入编教师82人。推动县域内教师城乡间、校际间常态化交流轮岗,促进教师资源合理配置。在全社会营造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持续巩固深化规范社会事务进校园为中小学教师减负专项整治成果,严格执行“白名单” 制度,维护教师职业尊严和合法权益。
5.强化教师队伍建设。实施基础教育强师计划,持续实施好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国家级、省级培训计划,推动数字技术与教师培训融合发展。深入实施教师学历提升行动计划,实现教师学历层次和教学能力双提升。打造“一名好校长成就一所好学校”名校长工作品牌,实施XX县“名校长培养”工程,建立学校优秀年轻干部常态化培养机制。争创全省思政课教研基地示范县和示范校,建设3个思政课名师工作室。以工作室建设为重点,发挥20个“名师工作室”引领作用,培育20名县级学科带头人、40名县级骨干教师。加强“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建设,打造一批高水平“双师型”教师培训基地和企业实践基地。
6.加大人才引育力度。落实“迎客松英才计划”,建立健全人才培养和支持体系。实施教育英才“归雁计划”,通过人才引进、人才回归等渠道补充紧缺学科、重点学科教师8人。支持教育人才培育,实施骨干教师成长计划。保障引进人才工资待遇,及时兑现“迎客松英才计划”优惠政策。
责任股室:人事股(工委办)、职成股、教研室
三、聚焦“三大任务”,夯实教育高质量发展根基
(一)协同育人再上新台阶。准确把握教育的政治属性、人民属性、战略属性,拓展实践育人和网络育人的空间阵地,探索建立课上课下协同、校内校外一体、线上线下融合的育人机制。
7.争创省级“教联体”示范县。坚持“开门办教育”,着力构建一体化、互动式的“教联体”发展格局,强化与公检法、妇联等部门合作,推深做实“教联体”建设,通过联责任、联资源、联空间,破解学生成长中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全面做实家委会及家委会临时党支部协同育人,落实培训、评比、问卷调查、民主治校等“四个一”。依托16处劳动与研学基地、26家红色教育基地等社会资源,构建“环学校教育圈”,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实践教育新平台。
责任股室:基教股、体卫艺股、人事股(工委办)
(二)教育质量力争新突破。赓续“千年古学、百年新学”文脉,擦亮“行知故里、教育强县”品牌。
8.深入推进“五育并举”。坚持党建引领,加强“党团队”一体化建设,抓实“五育并举”,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建立拔尖创新人才差异化选拔和有效监督机制,面向中小学生实施科学素养培育“沃土计划”(力争初中培优班不少于200人),面向具有创新潜质的高中学生实施“脱颖计划”(组建2个班100人)。高中优等生、特长生培养再提升,2025年高考本科达线率较2024年提高4%,“双一流”院校录取人数突破240人。加强健康学校建设,深入推进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每天开设一节体育课(体育活动课),落实上下午各一次大课间活动,加强和改进校园足球工作。做强“向美而行,育见XX采”美育工作品牌,推深学校美育工作。建强用好校内外学生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做实学校国防教育,抓好科学教育。落实全面加强和改进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的若干措施。健全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体系,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监测,防范学校心理危机、极端心理事件发生。
9.重塑高质量教研体系。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严格落实作业管理,持续打造“高效课堂”“有效作业”,提高课后服务质量。落实“三级教研网络”(县、校、组),每月开展主题教研活动,重点解决课堂教学中的难点问题。立足教师所需、所求、所盼,推广“订单式送教”模式,促进经验共享。实行教研员“包校联片”制度,定期教学视导,靠前指导教研活动。组织实施“教研帮扶计划”,以城区优质校为核心,通过“1所城区校+N所农村校”模式,构建城乡教研共同体。做好校本课程教学成果展示工作,以校本课程教学推动学校特色发展,促进学生个性化成长。健全教学质量动态监测机制,定期组织质量监测与分析跟踪,形成数据驱动的教学改进方案。推广“学为中心”课堂教学模式,充分利用新安中学国家级“义务教育教学改革实验校”建设契机,以点带面组织开展“导、学、练、展、评”课堂模式的培训。督促学校尝试建立小学低年级教学评价方法,推进小学一、二年级学生思维、学习能力科学进阶。强化数智赋能,利用“智学网”和“智慧课堂”平台,提升教研精准性。
责任股室:教研室、基教股、体卫艺股、电教馆
(三)联防联控筑牢新屏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