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
近年来,xx县坚持以xx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三中全会精神和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四次集体学习讲话精神,以实施就业优先战略为引领,以强化就业优先政策为抓手,着力推动稳就业、惠民生、聚人才、保稳定,奋力推动高质量充分就业。
一、筑牢民生之本,稳定就业“解民忧”。大力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坚持以“xxe就业”为主线,突出稳存量、扩增量、提质量、兜底线,确保全县就业形势总体稳定。一是扩大就业增量。开展“12+N”系列就业服务活动,举办“春风行动暨就业援助月”“百日千万招聘专项行动暨雨露计划招聘会”“直播带岗”等公共就业服务招聘活动6场次,参与招聘企业207家,提供招聘岗位1468个,发放政策宣讲资料2450余份,实现城镇新增就业270人,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96.4%,农牧区劳动力转移就业1778人次,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98.7%,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目标任务3.5%以内。二是抓实重点群体就业。依托公务员考录、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招聘、社会化考试、“三支一扶”招募等渠道安置重点群体就业161人,帮助就业困难人员就业11人,实现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36人。实施未就业高校毕业生服务攻坚行动,落实“1131”措施,扎实开展高校毕业生实名登记工作,帮扶“雨露计划”高校毕业生67人,就业(升学)率91.04%。三是加强劳动技能培训。整合优质资源,精准锁定培训需求,按照需要什么、培训什么的要求,增强培训针对性和实用性,举办手工编织、中式烹饪、服装制作等实用性技能培训17期800人次。
二、夯实民生之基,织密保障“安全网”。坚持以民生为本,围绕抓扩面、保发放、防风险、优服务,充分发挥社保政策托底保障功能。一是广泛宣传。以“人社服务进万家”为抓手,积极扩大政策宣讲覆盖面,深入6个乡镇4座寺院开展4次养老及社保政策宣讲,全县累计参加基本养老保险22284人,参保率达100%;工伤保险8517人,参保率达104%;失业保险2907人,参保率达102.3%,按时足额发放养老、工伤、失业待遇928.42万元。二是扩大参保。实施以未参保中小微企业为重点对象的扩面征缴工作,鼓励引导中小微企业积极参保、持续缴费,建筑业新开工项目参保率达到100%。大力开展基层快递网点优先参加工伤保险工作,为16名“快递小哥”办理工伤保险参保登记。落实企业失业保险稳岗返还、就业见习补贴等援企惠企政策,鼓励民营企业吸纳就业,发放稳岗补贴11.7万元。三是强化监管。深化社保基金管理巩固提升三年行动、失业保险基金管理专项治理成果,定期组织开展内控稽核检查和社保基金运行风险分析研判会,健全“四位一体”风险防控体系,落实“四防”机制,切实守护基金安全。
三、筑牢人才体系,激发人才“新活力”。牢固树立人才是发展第一资源意识,遵循“党管人才”原则,加大人才队伍建设。一是注重源头建设。紧紧围绕“重点产业发展实际和民生领域”人才需求,招录事业单位工作人员36名,引进高校优秀应届毕业生2人,招募“三支一扶”45名,积极补充优质“源头活水”。二是激发干事活力。常态化开展县以下事业单位管理岗位职员等级晋升制度,引导树立“择优”“实绩”导向,优先推荐在关键时刻、急难险重中经受住考验的干部,今年以来晋升职员等级33人,最大限度地调动基层干部干事创业主动性和积极性。三是强化人才建设。认真开展专业技术职称推荐、评审、聘任工作,评聘了一批优秀专业技术人才,今年以来聘任专业技术人员90人,正高级1人、副高级21人、中级27人,推荐1名专家享受省政府特殊津贴。充分利用xx继续教育学院、专技天下等网络教育培训学习平台和国培计划等渠道,培训各类专业技术人员117人,推进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
四、筑牢权益保障,奏响劳动“和谐曲”。始终坚持以人民利益为重,努力维护劳资双方合法权益,保障社会大局稳定。一是凝聚工作合力。强化组织领导,召开根治欠薪联席会议,压紧压实行业主管部门监管责任和属地管理责任,通报工作进展,协调解决突出问题、重点案件,有效构建起“政府总体抓、成员单位具体抓”的工作格局,凝聚形成公安、检察院、人社、发改、住建等多部门齐抓共管“治欠合力”,切实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工作落实落细落到位。二是扩大宣传广度。联合相关部门深入工地、企业等开展宣讲,通过专题讲座、设立展板、悬挂横幅、发放资料、设立维权公示牌、公布欠薪线索举报电话等方式,开展法律法规宣讲活动10次,发放宣传册5000余份,向广大农民工传递最新劳动保障资讯,让农民工“投诉有门”、用人单位“违法有忌”。三是狠抓根治欠薪。始终保持根治欠薪高压态势,畅通**举报渠道,及时办理欠薪案件,受理查处拖欠劳动者报酬投诉100件,涉及178人201.43万元,收取农民工工资保证金80家1198.3万元,劳动保障监察举报投诉案件结案率及拖欠农民工工资举报投诉案件结案率均保持在98%以上,切实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
【篇二】
今年来,xx县人社局以学习宣传贯彻落实党的***三中全会精神为引领,牢固树立习近平总书记“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指导思想,坚持结合地方实际围绕“五精准”抓实劳务就业保障工作,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上新台阶。
精准采集。对全县16万余名农村劳动力就业意愿进行梳理,建立服务台账。充分利用“东西部协作”xx省xx市南海区结对帮扶资源,精准采取粤港澳大湾区企业用工需求岗位的同时,发挥xx籍在外创业成功人士、劳务就业致富带头人等社会力量,共采集县内省外就业岗位6万个。
精准动员。整合县乡村三级劳务合作社和驻村干部、结对帮扶干部力量,进村入户“面对面”、“点对点”开展劳务就业政策宣传和就业岗位推介,增强农村剩余劳动力外出务工的愿望和信心。今年以来,深入开展劳务就业宣传51场次,服务群众6.72万人次。
精准培训。依托县、乡、村三级劳务合作社和劳务技能培训机构,按照企业用工需求,坚持采取“订单式”培训等方式,因人施训、因岗施训,精准提升务工人员技能水平。今年来,全县共开展职业技能培训35期,培训人员1744人次,其中脱贫劳动力858人次。
精准输出。免费“点对点”向省外用工企业集中输送劳务人员。今年来,通过高铁、大巴车、自驾等方式集中输送外出务工人员共计635人,其中专列3趟381人,大巴直通车2班次54人,自驾游补贴100人。目前,全县在省外务工达9.21万余人。
精准服务。发挥县乡村三级劳务合作社、劳务队长、驻外劳务联络站等力量,形成齐抓劳务就业服务工作格局的同时,帮扶干部与结对帮扶户实行“一对一”跟踪帮扶,做好结对帮扶户外出务工人员的后续服务。同时,加强与xx、xx龙岩等省外人社部门协作,共同做好在当地务工的xx籍劳务人员的关心关爱各项工作。
【篇三】
2024年,xx县认真贯彻落实区市稳内扩外促进农村劳动力高质量充分就业专项行动,积极搭建就业供需平台和就近就业桥梁,落实创业就业政策,拓宽拉近就业渠道,强化就业技能培训,推进创业就业显成效。
政策驱动开辟转移就业“新渠道”。制定一系列促消费、保就业举措,为民生改善和经济发展提供重要政策支撑。截至目前,转移农村劳动力4.5万人,实现收入4.99亿元,输送赴闽人员30人,赴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务工就业7人。发放一次性务工奖补4445人444.5万元,一次性外出务工交通补贴814人44.04万元。
精准帮扶推出重点扶持“实举措”。常态化为高校毕业生提供优质就业服务,发布实习岗位401个,新建就业见习基地6家,发布见习岗位100个,安置实习见习生175人;开展高校毕业生线上专场招聘9场次,提供岗位信息2000余个;完成政府购买公共服务招录41人;招募安置“三支一扶”高校毕业生210名。2024届宁夏籍离校未就业毕业生506人,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帮扶就业率为91%。
服务下沉,搭建就业创业“直通车”。压茬举办各类特色招聘会活动17场次,网络和直播带岗10余场次,为204家企业发布就业岗位9000余个,达成就业意向3000余人。争取社会帮扶资金85万元,新建零工等候大厅165平方米,开发xx县劳动力公共就业服务大数据平台、“码上就业”零工市场小程序,打造“直播带岗室”20平方米,构建“15分钟就业服务圈”。
就业赋能,激发就业创业“内动力”。截至目前,完成创业培训175人,企业职工培训15人。六类人员培训250人,帮扶家庭劳动力培训60人;经营管理和财务管理能力提升培训50人、实用技术培训50人;闽宁协作农村劳动力就业技能培训180人,电子商务96人,培育劳务品牌举办xx滩羊分割工45人;实用技术培训150人,xx滩羊产业致富带头人培训(xx滩羊买办)60人,闽宁乡村振兴能力提升培训项目77人;中航油农村劳动力就业技能及创业培训200人。
创业带动,培育就业动能“新引擎”。持续加强就业困难群体就业帮扶力度,截至目前,实现城镇新增就业1728人,失业人员再就业**3人;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再就业175人,培育创业实体1653个,创业带动就业1736人。发放创业担保贷款5900万元,带动就业人数657人。
兜底纾困,稳住就业主体“生力军”。截至目前,发放失业保险金2961人499万元;医保代缴2956人144.56万元;农民工补助34人29.38万元;技能提升补贴105人15.8万元;稳岗返还补贴226家88.8万元。安置城镇就业困难人员公益性岗位135人、各类村级公益性岗位320人;促进移民搬迁脱贫劳动力实现转移就业13149人次。
【篇四】
就业是民生之本、发展之基。今年来,xx县紧紧围绕就业优先战略,把“稳就业促增收”作为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关键举措,通过服务保障、劳务输出、技能培训、政策扶持“四项措施”,取得较好效果。
优化服务保障促就业。全面推进“人社+村居”基层就业服务站(点)建设,有序推进县、乡、村三级零工市场(零工驿站)规范化建设,不断扩大基层就业公共服务覆盖范围。聚焦高校毕业生、农民工等重点就业群体,采取线上线下专场招聘、职业指导讲座、政校企合作等方式,不间断搭建高效、便捷的服务平台。2024年共举办线上招聘会40余期,线下招聘会活动29场,累计提供就业岗位1.4万余个,乡级就业公共服务机构覆盖率达100%,村级就业公共服务覆盖率达80%。
抓实劳务输出稳就业。以有组织劳务输出为抓手,通过细化政策保障、深化劳务协作、优化就业服务、智化服务平台等措施,提升劳务输出组织化程度,依托“资源共享、信息互通、难题共解”的劳务协作模式,深化拓展与xx塘厦、横沥、茶山(组团)劳务协作,不断稳定和扩大外出务工规模,助力农村劳动力稳定就业促增收。2024年全县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有组织劳务输出42224人,组织化程度占比超过70%,全县省外务工人员规模稳定在18万人以上。
强化技能培训助就业。按照“技能xx”建设要求,大力推进“技能xx”“梵净大厨”“黔东家政”“铜旅工匠”四项工程。坚持“政府主导、企业主体、社会参与”模式,深入开展订单式、项目制职业技能培训,着力提高培训质量和实效,促进人岗有效匹配。2024年共组织开展职业技能培训2003人次,其中在xx省xx市、xx市及xx省xx市开展跨省异地职业技能培训班4班223人次,实现我县跨省异地职业技能培训工作“零”突破。
多重政策扶持保就业。坚持把稳定和扩大就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目标,全面落实人社领域各项就业创业扶持政策,延续实施阶段性降低失业保险费率政策,继续实施失业保险稳岗返还政策。2024年累计发放创业担保贷款3000万元,扶持各类重点人群创业128户,发放脱贫劳动力跨省务工一次性交通补贴2.06万人1030万元、“三类人员”稳定就业补贴3740人271万元,审核发放131户企业失业保险稳岗返还补贴126.3万元。
稳就业促增收是永恒的课题,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xx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主要负责人表示,将继续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就业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严格按照党中央和省市县工作部署,持续强化就业优先导向,推动各项就业政策落地见效、惠企利民,充分发挥劳动力资源作用,形成经济发展与扩大就业的良性互动,实现人民群众稳定增收。
【篇五】
2024年,xx人社局聚焦就业创业、就业服务等关键要素,采取“促、聚、稳”三项举措,全力推动高质量充分就业。
一是创新模式“促”就业。采用“直播带岗+入企探岗”方式,开展“职在xx—直播带岗”“云鹤探岗”等线上招聘服务活动,实现求职触屏可及,累计吸引60万人在线观看;打造“一刻钟”公共就业生活圈,安排专人对城东社区、鹤淇社区、淇园社区内的劳动力进行信息录入,实时动态监控就业情况,积极鼓励社区内劳动力参加技能培训或创业培训,打造高质量充分就业星级社区。
二是联动招聘“聚”人才。组织县内重点企业赴郑州参加第七届中国·xx招才引智创新发展大会,提高引才“精准度”和“含金量”,接收简历138份,达成初步意向40余人;持续开展“春风行动”“人才夜市”招聘活动,组织“进商超、赶大集”等“小而美、精而专”专场招聘40余场,累计帮助2000余名求职者成功与企业进行对接,实现城镇新增就业**62人。
三是重点群体“稳”就业。实地走访多家重点用工企业,组合推送就业政策,指导20家企业申请就业见习岗位399个,用于吸纳离校2年内未就业中专中职毕业生和16至24岁失业青年;充分利用春节返乡高峰期对农民工开展专场招聘会,通过“点对点”输送、“一对一”帮扶等方式,让广大返乡群众求职有门、就业有路。
【篇六】
截至目前,全县新增城镇新增就业1112人,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345人,困难人员实现再就业147人。输转城乡富余劳动力1.71万人,其中脱贫劳动力4652人,为民生改善和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抓实供需对接拓就业就业是民生之本,解决好就业问题、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始终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
xx县零工市场夜市就业服务活动(资料图)“这样的活动太好了,让我们这些想找零工的人有了更多的选择,还能现场咨询这么多问题,真是既方便又贴心!”参加零工市场夜市就业服务活动的求职者王飞高兴地说。xx县充分发挥“县零工市场”“人才夜市”作用,高频次开展人社局长“直播带岗”“民营企业专场招聘会”“入企探岗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本文标题:(10篇)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经验交流
链接地址:http://www.bibiwenku.com//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394841.html
版权声明
作者原创,不允许二次传播,一经发现收回会员权益,追究法律责任。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