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高度重视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将其作为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内容、关心关爱基层的重要举措。党的十九大以来,在习近平总书记亲自部署推动下,建立中央层面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专项工作机制,采取一系列有力措施,取得了明显成效。同时要清醒地看到,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之弊非一日之寒,从根本上减轻基层负担也非一日之功,要常抓不懈、久久为功。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持续深化拓展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作出部署,明确提出要健全为基层减负长效机制。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重要指示精神,以深化拓展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的实际行动和成效,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坚强作风保证,制定了《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的若干规定》(以下简称《若干规定》)。
一、《若干规定》的主要框架及重点梳理
《若干规定》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着眼于进一步体现改革精神和从严要求,确保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工作始终沿着正确政治方向前进。《若干规定》共7个部分,21条具体规定。
《若干规定》重点把握了以下几个方面:
二、《若干规定》的出台意义
形式主义的实质是主观主义、功利主义;其根源是政绩观错位、责任心缺失,用轰轰烈烈的形式代替扎扎实实的落实,用光鲜亮丽的外表掩盖矛盾和问题。形式主义危害马克思主义思想传播,与党的思想路线、群众路线背道而驰。
基层负担减轻,利党、利国、利民。一方面,基层减负能够激发基层干部的工作积极性。过去,基层干部面临着繁重的任务和各种形式的检查、会议等,导致压力巨大,工作积极性受到严重打击。通过减负,基层干部可以更好地投入到实际工作中,提高工作效率,从而激发工作热情和创新精神。另一方面,基层减负有助于提高基层治理能力。通过规范“属地管理”,建立权责相符的基层治理体系,可以增强乡镇(街道)的统一指挥协调能力,赋予其更多的管理权和应急处置权,从而提升基层政府的治理能力和服务水平。此外,基层减负能够促进基层干部的健康成长。过重的负担和形式主义问题不仅束缚了基层干部的手脚,还影响了他们的身心健康。通过减负,基层干部可以更好地平衡工作和生活,减少心理压力,从而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最后,基层减负是解放生产力的需要。良好的工作作风和精神状态是干事创业的前提。通过减少不必要的会议和检查,基层干部可以集中精力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工作效率,推动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本文标题:学习《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的若干规定》心得体会:放开手脚,轻装前行
链接地址:http://www.bibiwenku.com//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394712.html
版权声明
作者原创,不允许二次传播,一经发现收回会员权益,追究法律责任。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