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供电公司理论学习中心组专题学习2025年全国“两会”精神研讨交流会上的发言
同志们:
在2025年全国“两会”这一重要时刻,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高屋建瓴、思想深邃,为我们指明了前行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国网XX供电公司作为能源保障的重要力量,深入学习领会讲话精神,对于我们更好地履行职责、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意义重大。今天,我们在此召开理论学习中心组专题学习研讨会,就是要深刻领悟总书记讲话内涵,结合公司实际,畅谈所思所悟,谋划发展路径。下面,我谈几点自己的学习体会。
一、深化思想认识,筑牢发展根基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只有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两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才能准确把握时代脉搏,为公司发展筑牢坚实的思想根基。我们要从政治高度、战略全局和工作实际出发,全面深化对讲话精神的认识。
(一)提升政治站位,把握精神实质
政治站位决定工作格局。我们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这要求我们在工作中时刻保持政治敏锐性,自觉将公司发展融入国家战略大局。一是从党和国家事业全局的高度出发,充分认识到电力行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基础性、战略性地位。电力作为经济发展的“先行官”,我们肩负着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可靠能源保障的重大政治责任。我们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确保电网安全稳定运行,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二是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论述,将其作为公司发展的根本遵循。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我们要摒弃传统的发展思维,树立绿色、创新、协调、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推动公司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实现从规模扩张向内涵式发展的转变。三是把学习讲话精神与开展主题教育相结合,不断强化理论武装。通过主题教育,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将学习成果转化为坚定理想、锤炼党性和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强大力量,使我们在思想上更加统一、政治上更加坚定、行动上更加一致。
(二)立足战略全局,明确发展方向
站在战略全局的高度审视公司发展,我们要准确把握时代发展大势,找准公司在国家发展战略中的定位,明确未来发展方向。一是顺应能源革命和数字革命融合发展趋势,积极推动能源转型。加大在新能源接入、储能技术应用等方面的投入,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为国家能源安全和绿色发展贡献力量。同时,加强数字化技术在电网运营中的应用,提升电网智能化水平,实现能源生产和消费的智能化管理。二是紧扣国家区域发展战略,主动融入地方经济发展大局。XX作为重要的能源基地,我们要积极响应区域发展规划,加强电网基础设施建设,优化电网布局,为当地能源产业发展、重大项目建设提供坚强的电力支撑,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三是着眼于构建新发展格局,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加大科技创新投入,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提高公司自主创新能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培养和引进一批高素质、专业化的创新人才,为公司发展提供人才保障。同时,加强与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合作,构建互利共赢的产业生态,提升公司在市场中的影响力和竞争力。
(三)结合工作实际,强化责任担当
学习的目的在于运用,我们要将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与公司工作实际紧密结合,切实强化责任担当,推动各项工作落地见效。一是强化电网安全运行管理,确保电力可靠供应。电网安全是公司发展的生命线,我们要加强设备运维管理,提高设备健康水平,及时消除安全隐患。完善应急管理体系,提升应急处置能力,有效应对各类突发事件,保障电网安全稳定运行,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可靠的电力保障。二是优化供电服务水平,提升客户满意度。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持续优化供电服务流程,提高服务效率和质量。加强客户需求分析,主动为客户提供个性化、差异化的服务,解决客户用电难题。积极推进“获得电力”改革,降低客户用电成本,提升客户用电体验,让人民群众共享电力发展成果。三是加强队伍建设,激发员工干事创业活力。员工是公司发展的根本,我们要加强员工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员工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完善人才培养机制,为员工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晋升渠道。建立健全激励约束机制,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营造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
二、推动科技创新,赋能产业升级
科技创新是推动发展的第一动力,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的重要指示下,我们要将科技创新摆在公司发展的核心位置,以创新驱动产业升级,提升公司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一)强化创新意识,营造创新氛围
创新意识是创新的前提,我们要在公司内部大力培育创新文化,激发全体员工的创新热情和创造力。一是树立创新发展理念,摒弃因循守旧的思想观念。鼓励员工勇于突破传统思维定式,敢于提出新想法、新观点、新方法。通过开展创新培训、专题讲座等活动,引导员工学习先进的创新理念和方法,提升员工的创新思维能力。二是营造宽松包容的创新环境,鼓励创新、宽容失败。建立健全创新激励机制,对在科技创新中取得突出成绩的团队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激发员工的创新积极性。同时,对创新过程中出现的失败给予理解和支持,让员工放下包袱,大胆创新。三是加强创新文化宣传,让创新成为公司的价值追求。通过公司内部刊物、网站、宣传栏等渠道,宣传创新成果和创新典型,营造人人参与创新、人人支持创新的良好氛围,使创新文化深入人心。
(二)加大研发投入,突破关键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