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司法局理论学习中心组专题学习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研讨会上的交流发言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是一份高瞻远瞩、求真务实的纲领性文件,全面总结过去一年我国在经济、社会、民生等领域取得的辉煌成就,为新一年的工作绘制了清晰的蓝图。作为XX市司法局局长,我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通过深入学习报告内容,我对司法行政工作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和思考,也明确了未来工作的方向和重点。接下来,结合我局工作实际,谈几点体会。
一、学深悟透,领会报告精神实质
政府工作报告内涵丰富,涵盖了国家发展的方方面面,对司法行政工作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期望。深入学习报告,准确把握其精神实质,是我们做好各项工作的前提和基础。
(一)从国家发展全局领悟司法行政的重要地位
国家的繁荣稳定离不开法治的坚实保障,司法行政工作在其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过去一年,我国在经济、社会、民生等领域取得的显著成就,都与法治建设的有力支撑紧密相连。经济运行稳中有进,这背后离不开完善的市场经济法律体系,它规范市场秩序,保障公平竞争,为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民生保障扎实稳固,离不开法律在教育、医疗、养老等方面的保障作用,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社会大局保持稳定,更需要司法行政部门积极化解矛盾纠纷,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这些都充分体现了司法行政工作在国家发展全局中的重要性。一是法治护航经济发展。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经济规模稳步扩大,高技术制造业、装备制造业等快速发展。在这一进程中,司法行政部门要积极作为,为企业提供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我们将加强企业合规建设指导,帮助企业建立健全合规管理制度,防范法律风险,避免因违法违规行为影响企业发展。例如,组织专业律师团队深入企业开展“法治体检”,针对企业在合同签订、知识产权保护、劳动用工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针对性的法律建议。同时,搭建法律服务平台,为企业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等服务,助力企业在法治轨道上健康发展。二是法治保障民生福祉。报告强调民生保障力度加大,义务教育、基本养老、基本医疗等保障更加稳固。司法行政部门要以保障民生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在法律援助方面,进一步扩大法律援助覆盖面,降低法律援助门槛,让更多困难群众能够享受到免费的法律服务。加强对农民工、残疾人、老年人等特殊群体的法律援助,为他们追讨工资、维护人身权益等提供有力支持。此外,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将法律服务延伸到基层,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便捷的法律服务,切实解决群众在生活中遇到的法律问题。三是法治维护社会稳定。社会稳定是国家发展的前提,司法行政部门在维护社会稳定中肩负着重要职责。我们要加强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建立健全多元化解机制,充分发挥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的作用,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例如,加强人民调解组织建设,发展专职人民调解员队伍,提高调解工作的专业化水平。同时,完善行政调解制度,加强行政机关与司法机关的协作配合,形成工作合力。此外,加强法治宣传教育,提高公民的法治意识和法律素养,引导公民依法理性表达诉求,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二)从报告目标任务把握司法行政的工作方向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和重点任务,为司法行政工作指明了方向。我们要紧密围绕报告目标任务,找准司法行政工作的切入点和着力点,为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目标提供有力的法治保障。一是服务高质量发展。报告提出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司法行政部门要积极服务于这一目标,为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发展提供法律服务。加强对商业航天、低空经济、人工智能等领域的法律研究,制定相关法律服务指引,为企业在技术创新、市场拓展、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提供专业的法律支持。同时,推动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助力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为企业开展技术改造、设备更新等提供法律咨询和风险评估服务,保障企业转型升级顺利进行。二是助力改革创新。坚定不移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是今年的重点任务之一。司法行政部门要积极参与改革创新,为改革提供法治保障。加强对改革政策的合法性审查,确保改革举措符合法律法规规定。同时,做好改革过程中的法律服务工作,为改革涉及的企业重组、产权交易、人员安置等提供法律支持。此外,积极推进司法行政领域改革,优化法律服务资源配置,提高法律服务质量和效率,为改革创新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三是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公平正义是法治的生命线,也是司法行政工作的价值追求。报告提出要加强法治政府建设,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司法行政部门要加强对行政执法的监督,建立健全行政执法监督机制,加大对行政执法不作为、乱作为等问题的查处力度。加强行政复议工作,充分发挥行政复议化解行政争议的主渠道作用,维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同时,加强法律援助和司法鉴定管理,确保法律援助质量和司法鉴定公信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
(三)从报告发展要求强化司法行政的责任担当
报告中提出的一系列发展要求,如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守正创新、先立后破等,对司法行政干部的工作作风和能力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我们要始终保持政治定力,坚定不移贯彻党的法治思想,把服务大局、司法为民作为司法行政工作的根本宗旨,贯穿于各项工作全过程;要增强责任意识,积极主动作为,勇于担当,切实履行好司法行政职能;要勇于创新,积极探索适应新时代司法行政工作发展需求的工作方式方法,不断提升司法行政工作的质量和水平。一是政治引领,筑牢思想根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法治思想,通过举办专题讲座、培训研讨等活动,推动学习走深走实。加强司法行政系统思想政治建设,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开展“忠诚铸魂、铁纪担当”专项活动,强化司法行政干部的政治担当和责任意识,确保司法行政工作始终保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二是提升能力,适应发展需求。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法治建设的不断推进,对司法行政干部的能力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我们要加强业务培训,提高司法行政干部的法律素养和业务水平。开展岗位练兵、技能竞赛等活动,提升司法行政干部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鼓励司法行政干部加强学习,不断更新知识结构,适应新时代司法行政工作发展的需要。三是改进作风,树立良好形象。作风建设事关司法行政工作的成效和形象。我们要坚决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持之以恒反对“四风”,切实改进工作作风。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加强对司法行政干部的监督管理,防止腐败问题发生。坚持司法为民,切实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提高群众对司法行政工作的满意度,树立司法行政部门的良好形象。
二、聚焦主业,发挥司法行政职能作用
司法行政工作职能丰富,涵盖法治建设、法律服务、法治宣传、人民调解等多个方面。我们要聚焦主业,充分发挥司法行政职能作用,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的法治保障。
(一)统筹法治建设,提升依法治理水平
法治建设是司法行政部门的重要职责,我们要充分发挥统筹协调作用,推进法治XX建设,提升依法治理水平。一是加强法治政府建设。法治政府是法治建设的重点任务和主体工程。我们将加强对法治政府建设的指导和监督,推动政府部门依法行政。建立健全依法行政考核评价机制,加强对政府部门行政决策、行政执法等工作的监督检查,确保政府部门依法履行职责。加强行政规范性文件管理,严格落实行政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查和备案制度,防止违法文件出台。同时,开展法治政府示范创建活动,树立先进典型,以点带面,推动法治政府建设不断深入。二是推进法治社会建设。法治社会是构筑法治国家的基础。我们要加强法治社会建设,营造良好的法治氛围。加强法治文化建设,开展丰富多彩的法治文化活动,打造具有XX特色的法治文化品牌。加强法治乡村建设,推进“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创建活动,提高乡村依法治理水平。加强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完善覆盖城乡、便捷高效、均等普惠、智能精准的现代公共法律服务体系,为群众提供优质的法律服务。三是强化法治监督考核。法治监督是确保法治建设各项任务落实的重要手段。我们要建立健全法治监督体系,加强对法治建设工作的监督检查。加强对行政执法的监督,建立行政执法监督平台,实现对行政执法行为的全过程监督。加强对法治建设工作的考核评价,将法治建设纳入党委政府目标绩效考核体系,确保法治建设工作落到实处。同时,加强对法治建设工作的宣传,及时总结推广法治建设工作的好经验好做法,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法治建设的良好氛围。
(二)优化法律服务,助力经济社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