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公众安全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

2025-03-25 07:03:52 121
联系客服提示-笔笔文库

 

提升公众安全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动安全宣传进企业、进农村、进社区、进学校、进家庭,加强公益宣传,普及安全知识,培育安全文化。公众应急知识和自救互救能力,是全社会整体安全水平、安全能力的重要基础,是衡量现代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把强化基层应急基础和力量,提高防灾减灾救灾能力作为完善公共安全治理机制的重要内容。我们要针对当前公众安全意识、自救互救能力普遍较弱的短板,大力加强公众应急教育,增强全民安全意识、提升公众安全素质、凝聚社会安全共识,推动形成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的良好局面,不断提高公共安全治理水平。

广泛开展公益宣传,增强全民安全意识

不断强化新闻媒体安全应急公益宣传。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新闻舆论工作要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突发事件应对法明确规定,新闻媒体应当开展突发事件应对法律法规、预防与应急、自救与互救知识等的公益宣传。充分发挥各级各类新闻媒体应急公益宣传的主阵地、主渠道、主力军作用,结合全国防灾减灾日、安全生产月、消防宣传月等重要时间节点,广泛开展系列安全应急宣教活动。突出公众实践和参与,通过防灾避险应急演练、安全宣传咨询日、公众开放日、主题公开课、微课堂、公益讲座等线上线下活动,以标语、宣传画、挂图、动漫、微视频、公益广告等方式,开展地震避险、消防逃生等小型化、经常化的应急演练和灾害事故应对技能普及。通过电视、广播、网络、社交媒体等平台,定期发布安全知识和应急技能,覆盖更广泛的受众。主流新闻媒体要在重要版面和重要播出时段大力加强应急公益宣传,确保有计划、有声势、有影响。充分发挥媒体渠道作用,强化应急报道舆论监督和舆情引导,按照及时、准确、公开、透明的原则,主动发布权威信息,回应社会关切。

积极开展安全应急宣传教育五进活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坚持社会共治,完善公民安全教育体系。依托乡镇街道基层组织,常态化开展应急科普进企业、进农村、进社区、进学校、进家庭活动,切实开展安全应急知识技能讲座、应急演练等活动,不断扩大应急公益宣传的覆盖面和社会影响力,增强公众参与度和实践力,增强全社会防灾减灾意识、风险防范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加强有关经营者、劳动者安全培训,提高各行业各领域从业人员安全意识和能力;营造人人关心安全、人人重视安全、人人参与安全的社会氛围,真正筑牢公共安全人民防线。

打造多元化的安全应急宣传教育载体平台。综合运用文字、图片、海报、微视频、动漫宣传画、横幅标语、滚动字幕等形式,健全适应分众化、差异化要求的安全应急公益宣传方式。形成全媒体覆盖的良好态势,特别是顺应互联网+时代发展趋势,推动更多新型媒体加入应急公益宣传大家庭。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手段加强应急公益宣传,用多样化载体推动公益宣传。既要用好各级各类新闻媒体平台,又要充分利用机场、车站、码头、广场、公园、快递、外卖等公共载体,以及交通工具、电子显示屏、楼宇户外广告牌、电子阅报栏等社会媒介,通过不断丰富安全应急的形式,切实让安全应急教育听得到、看得见、记得住。

大力普及安全应急知识和技能,切实提升公众自救互救能力

阅读全文
(想阅读完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陆!)
如果喜欢本篇内容,请赞赏鼓励哦!
尚未有人赏赞,赶紧来一个吧
查看更多>>
请选择打赏类型
¥0.01
¥1
¥365
¥188
¥99.99
¥66.6
¥52
¥6.66
¥6
赏赞

分享: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提升公众安全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

链接地址:http://www.bibiwenku.com//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393522.html

相关内容
    热门推荐
    • 本周热门
    • 本月热门
        二维码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