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杭州科创“六小龙”看如何打造城市创新生态系统
近期,杭州科创“六小龙”(游戏科学、深度求索、宇树科技、云深处科技、强脑科技和群核科技等六家科创企业)因在“黑科技”和前沿科技领域的突出表现,广受社会关注。这一现象促使人们探究:为何科创“六小龙”会在杭州崛起?
今年2月,《经济学人》在对DeepSeek的报道中将杭州比作“中国硅谷”,这或许为我们提供了寻找答案的线索。安纳利·萨克森宁是最早研究硅谷的学者之一,在其著作《区域优势:硅谷与128号公路的文化和竞争》中深入探讨了硅谷的崛起,强调了开放与竞争的区域氛围、充裕的人才供给、新兴的技术趋势的影响,尤其是区域创新系统的重要性。杭州“六小龙”各具特色,都受益于杭州这个城市创新系统的区域优势。
从经济与创新实力来看,杭州的综合优势显著。2024年,在15个副省级城市中,杭州GDP排名第4;在创新指数500强企业数量排名前30的城市中,杭州位列第4;在专精特新“小巨人”上市及挂牌企业城市分布中,杭州排名第5。杭州虽非所有单项排名领先,但其均衡发展的特点使其城市创新系统具有强大的支撑效应。此外,杭州“六小龙”所处的产业或技术领域与新兴技术浪潮紧密相关,这不仅为它们提供了爆发式增长的机会,也进一步体现了城市创新系统的支撑与放大效应。在城市创新系统中,产业关联和人才流动带来的知识溢出效应,使得企业不仅能依赖自身能力和努力,还极大受益于所在区域的创新生态系统。
除了得益于技术赛道带来的发展潜力,近年来,国产替代与文化自信为杭州“六小龙”等本土企业带来了历史性的发展机遇。随着逆全球化趋势的加剧,中国企业越来越重视业务连续性和供应链稳定性管理,同时面临从西方跨国公司获取技术的难度和成本上升的问题。此外,随着本土购买力的提升,中国市场对本土产品的需求潜力正在逐步释放。在逆全球化之前,本土科创企业在进入某些领域时需直接面对全球顶尖企业的竞争,但因规模较小和技术试错机会有限,导致在成本与性能上会存在一些初始劣势,很难切入那些由成熟的领先公司所控制的市场。即便技术性能与产品品质相当,由于缺乏足够的前期市场业绩证明,也难以获得足够的市场份额。然而,逆全球化所催生的国产替代趋势,为这些企业提供了更多市场机会和发展空间,使其能够更好地发挥灵活性优势。与此同时,文化自信的增强也让国内市场更倾向于选择和支持本土科创企业的产品、技术和解决方案,如《黑神话:悟空》游戏的火爆及动画电影《哪吒2》的高票房便是例证。这一系列变化共同推动了中国科创企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