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

2025-03-19 07:03:52 121
联系客服提示-笔笔文库

关于我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

一、我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

今年以来,我县按照省、市的统一部署,认真总结xx年开展新农村建设的经验,坚持“农民主体、政府主导、干部服务、社会参与”的工作原则,以发展产业为重点,以“三清六改五普及”为切入点,有序地开展了新农村建设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㈠党政重视,落实责任,形成了齐抓共管的浓厚氛围。

各级党政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把推进新农村建设作为一项重点工作,摆上了全县工作的突出位置。县成立了以县委书记为组长,县人民政府县长为第一副组长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专设办公室,由县委常委兼任办公室主任,专门安排办公经费和工作用车。县六套班子领导每人带一个县直部门按照“五新一好”和“三清六改五普及”的要求,在所挂点乡镇抓好一个典型示范点和其他试点自然村的新农村建设工作。县人大、县政协多次组织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调研新农村建设,为推进新农村建设建言献策。乡镇成立了以党委书记为组长,乡(镇)长和分管领导为副组长的新农村建设指导小组,下设专职办公室,对新农村建设进行综合管理指导协调和督查考核。每个班子成员驻一个新农村建设点,村级主要负责人具体抓落实。建立了科学严格的目标考核和责任督导体系,杭口镇、石坳乡、西港镇、漫江乡等乡镇在年度目标考评中,镇干部拿出500元,村干部拿出200元工资与新农村建设工作业绩挂钩;竹坪乡明确了乡村组理事会四级工作职责,形成了四级机构抓新农村建设工作机制。大部分乡镇强化督查,科学调度,做到“一周一调度,半月一小结,一月一评比”,形成了人人肩上有担子,时时刻刻有压力的齐抓共管的浓厚氛围。

㈡广泛宣传,搅动思想,充分发挥农民主体作用。

为提高群众对新农村建设的知晓率,激发村民参与热情,我县通过报纸、电视、简报等形式进行了全方位宣传,各乡镇自然村,分别召开村民代表会、户主会,组织培训班、参观学习等活动,自然村内张贴永久标语,营造了浓厚的氛围。黄坳乡等乡镇编制了新农村建设宣传手册,编演文艺节目在全镇巡回演出。通过有效宣传,群众参与的热情普遍高涨。大部分试点村群众筹资积极性较好,按照每户300—500元或每人100—200元的筹资方法,主动按时上交自然村理事会。许多外出打工人员纷纷捐资支持家乡新农村建设,如石坳乡徐家老屋自然村在外打工的农民每人捐资500元,共计9万元的资金用于家乡公共场所的建设;路口乡在外经商的农民老板胡训健捐资8万元用于坳背源自然村改路;杭口镇中高段发动经济条件较好的农民为困难户凑钱上交筹资款,广大村民积极投资投劳,建设自己的家园。各试点村通过民主选举产生德高望重的“五老”人员组成新农村建设村民理事会,充分发挥其在村民自治中的作用。如杭口镇双井村的理事会长幸金生凡事先从自身做起,带领理事会成员吃苦耐劳,公平公正,认真负责,通过努力,双井岗上自然村现已打造成生态精品点;路口乡噪头自然村70多岁的信用社退休职工陈杏我理事会长,克服工作事务多,家庭人手少,工作阻力大等困难,将新农村建设工作时刻装在心里,发挥了积极作用;竹坪乡山峰自然村理事成员卢小华,主动出资3000元建设公益事业,并义务为各户安装自来水。各试点村理事会成员在制订自然村规划、产业规划、“三清六改五普及”等工作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㈢科学部署,部门帮扶,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工作。

我县在实际工作中提出了“推行普惠制,突出点、线、面”的布点要求,“点”即每乡镇抓好一个以上功能齐全、标准较高、有示范推广意义的新农村建设示范点;“线”即在修武线、柯龙线、武吉高速公路,有较好实施条件的乡村公路沿线抓好一批新农村建设点;“面”即每个行政村抓好一个以上的新农村建设点。明确了省定点、市县共建点的数量、资金配套,省定点250个,市县共建点131个。县政府安排900万元资金拨入了新农村建设专户,并要求帮扶单位不少于3万元资金投入到帮扶点。全面完成了所有行政村和364个自然村的规划,并对农村违规建房进行清理整顿,要求农村的新建房一律先规划后建设,无规划不建设,没有规划不予以审批,大力推广美观实用、经济节约的新户型。调研中的12个乡镇36个试点村基本布局合理,大部分具有一定的示范带动作用。杭口镇选取试点村时,坚持经济基础好、自然环境好、群众积极性高、自筹资金快、具有产业支撑的“五优先”原则,试点村基本达到了验收标准。各部门真心、倾力帮扶,推动了新农村建设。目前,我县有90多个县直单位,280名干部深入到了自然村建设点上帮扶指导。同时,开展了“千企带千村”活动,27家有一定实力和规模的民营企业,采取资金帮扶、项目带村、产业培育等形式帮扶。xx宁实业公司去年在黄港镇月山村投入100万元修路,今年又投入70万元用于工程的完善;神威公司捐资5万元支持港口镇港口中原自然村开展新农村建设。县直各部门积极投入到新农村建设的工作中,做到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有智献智。县物资公司在单位经济紧张的情况下,公司主要领导想方设法赊购10吨水泥支持竹坪乡大坪岭自然村建设,深受群众好评。县工商联、县林业局、县物价局、县发改委等单位都在帮扶点上倾注了大量的心血。

㈣优化环境、综合整治,农村的面貌焕然一新。

新农村建设的切入点是“三清六改五普及”。各乡镇把“三清六改五普及”作为工作重点,在上级资金尚未到位的情况下,充分发动群众投资投劳,有序地开展工作。杭口镇为解决建设资金不足的问题,将新农村建设试点自然村范围内的村级提留历年陈欠,由自然村新农村建设理事会组织收取,用于该自然村“三清六改五普及”工作,既收取了农户历年陈欠,又缓解了建设资金缺口问题;征村乡采取“1+2模式”,政府奖励1元钱,村民配套2元钱,解决“三清六改五普及”启动资金困难。xx镇白土岭自然村利用本地优势,用石板铺设入户便道,体现了古朴的风格。截至目前,全县共硬化入户便道145公里,村内主干道150公里,改路完成了总任务的90%;改水11320户,完成了总任务的95%;改厕9750户,完成了总任务的95%;拆除破旧房、空心房10820间,新建活动场所225个;清理垃圾、污泥36810余方;墙面涂新6850户137万平方米;新建沼气池1820只。各乡镇开展了集镇环境整治和乡镇机关的改厕工作,集镇市容市貌有较大改观,乡镇机关精神面貌良好。所调研乡镇“三清六改五普及”进度好的:杭口、石坳、征村、竹坪、黄坳;较好的:xx、黄沙、庙岭、西港、漫江,一般的:新湾、路口。

㈤增加收入、培植产业,农民生产生活条件进一步改善。

新农村建设,产业发展是重点。推进农业产业发展,全县各乡镇自然村紧扣蚕桑、茶叶、毛竹、林果、畜牧养殖业等主导产业,因地制宜制订了产业发展规划,并结合实际进行了实施。新湾乡四个自然村制订了早熟梨五年发展产业规划,今年新栽早熟梨300亩;黄坳乡岩嘴头自然村大力发展双孢蘑菇产业,现有面积200亩,并注册了黄羽乌鸡,原有的大米、西瓜优势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庙岭乡庙岭自然村新扩桑园100亩;征村乡白竹坪自然村综合养殖厂(饲养生猪1万头)已完成协议签订和土地租用等工作;杭口镇五个省建设点已有桑园面积400余亩,户均达2亩,拥有茶园面积200亩,梨园面积30亩,渔业养殖10亩,人均增收300元。

阅读全文
(想阅读完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陆!)
如果喜欢本篇内容,请赞赏鼓励哦!
尚未有人赏赞,赶紧来一个吧
查看更多>>
请选择打赏类型
¥0.01
¥1
¥365
¥188
¥99.99
¥66.6
¥52
¥6.66
¥6
赏赞

分享: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关于我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

链接地址:http://www.bibiwenku.com//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392742.html

相关内容
    热门推荐
    • 本周热门
    • 本月热门
        二维码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