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课讲稿:构建中华文明发展史的自主知识体系

2025-03-16 07:03:52 121
联系客服提示-笔笔文库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文化源远流长,中华文明博大精深。只有全面深入了解中华文明的历史,才能更有效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更有力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笔者以为,要从构建知识谱系、采集记忆资源、打造通识教育平台三方面入手助力中华文明发展史传播。

运用人工智能,整合打通现有资源,开展智慧型中华文明知识谱系规划与建设

目前,国内外人工智能领域的发展已经取得质的提升,但主要集中在科研、商业、新媒体和企业管理等领域,鲜少应用在传统文化知识的研究诠释领域。建议利用人工智能的最新成果,选取具有较好基础的国产语言大模型,并对大模型进行专门的古文、古文字、古语音和各民族语言文字的训练,试验开展人工智能的文本比对、分析、辑佚、缀合工作。

所谓自主知识体系,其特征就是:资源为我所有,规则为我所定,结构为我所设,成果为我所用。知识谱系是知识体系的索引与蓝图,其核心是对观念、概念的准确把握,重点解决知识的结构化、层次化问题,并着力进行知识的细颗粒度标引与知识关联、知识揭示。知识谱系不是刚性的、固定的,而是在保证整体性、全面性、稳定性的前提下,可进行自组织、自管理的体系,是根据资源的不断录入和研究的不断开展,能够持续迭代进化的有机生长知识体系。智慧型中华文明知识谱系,要能结合人工智能,对信息进行主动提取、关联、组织,对知识进行主动生产、预测。智慧型中华文明知识谱系的搭建,要能完成从数据到信息、从信息到知识、从知识到智慧的逐步成长,最终为使用者提供先进的中华文明智慧之力、智慧之能。

自主知识体系一旦建成,可对研究阐释、宣传教育、转化创新等工作提供巨大支持,同时可以此勘定错误史观。可以肯定的一点是,凡是涉及到中国问题的研究,起到支撑作用的文献资源,数我国保有、掌握得最为全面、丰富。对大量体现正确史观的史实、事实予以呈现,可以对错误史观形成降维打击,相当于在数量级上的过饱和攻击。

做好边境地区各民族的集体记忆采集工作,为边疆历史的研究与对话提供鲜活资源支撑

阅读全文
(想阅读完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陆!)
如果喜欢本篇内容,请赞赏鼓励哦!
尚未有人赏赞,赶紧来一个吧
查看更多>>
请选择打赏类型
¥0.01
¥1
¥365
¥188
¥99.99
¥66.6
¥52
¥6.66
¥6
赏赞

分享: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党课讲稿:构建中华文明发展史的自主知识体系

链接地址:http://www.bibiwenku.com//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392284.html

相关内容
    热门推荐
    • 本周热门
    • 本月热门
        二维码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