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课讲稿:从哲学视角看待工程

2025-03-16 07:03:52 121
联系客服提示-笔笔文库

现代社会中,科学、技术、工程是三种不同的社会活动方式。科学活动以发现为核心,技术活动以发明为核心,而工程活动则以建造为核心。这三者虽各有其独特本性,但当它们与哲学相遇时,分别催生了科学哲学、技术哲学和工程哲学这三个哲学分支。值得注意的是,与科学哲学和技术哲学源自西方而后传入中国的历程不同,工程哲学在21世纪初几乎同时在中国与欧美独立兴起,而且中国的步履甚至早于欧美一年或数年。作为新兴的哲学研究方向,工程哲学就是把工程作为自己研究的主要对象,对工程活动进行哲学层面的思考。 

工程,作为人类的实践活动,是人们运用科技知识建造人工物(如三峡大坝、“中国天眼”、青藏铁路工程等)的活动,是现代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相比科学技术与哲学的紧密关系,工程与哲学的联系却长期被忽视。中西方历史上,普遍存在工程界不关心哲学,哲学界不关心工程的传统,致使工程界和哲学界成为两个相互隔膜甚至隔绝的领域。这主要因为,一方面,早期人们制造和使用的工具比较简单,还没有形成自觉的、专门的工程活动。直至近代科学技术兴起,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人们才逐渐自觉地开展专门的工程活动,工程活动逐渐成为人类社会普遍存在的一种重要的实践活动。另一方面,人们通常认为工程只是科学技术的应用,本身没有什么理论,更没有自己的哲学。事实上,工程作为现实的、直接的生产力具有本体地位,在工程活动中存在着许多哲学命题,要面对和解决许多复杂问题和重大挑战。可以说,没有工程,科学技术就无法物化或物化为人们所需要的产品,人们就无法利用科学技术为社会造福,现代社会就无法运转。我国学者殷瑞钰院士等人提出的“工程哲学五论”体系框架,特别是其中的工程本体论,明确指出工程作为现实的、直接的生产力具有本体地位,并非科学的派生品,批驳了那些贬低工程、忽视工程的哲学观点和思想,明确主张工程创新是创新活动的主战场。工程需要哲学,哲学必须面向工程。在理论上弄清这个问题很重要,有助于从更深层次上认识工程的本质和地位,也有助于从工程角度提出新的哲学问题。 

阅读全文
(想阅读完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陆!)
如果喜欢本篇内容,请赞赏鼓励哦!
尚未有人赏赞,赶紧来一个吧
查看更多>>
请选择打赏类型
¥0.01
¥1
¥365
¥188
¥99.99
¥66.6
¥52
¥6.66
¥6
赏赞

分享: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党课讲稿:从哲学视角看待工程

链接地址:http://www.bibiwenku.com//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392267.html

相关内容
    热门推荐
    • 本周热门
    • 本月热门
        二维码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