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按照市级统一部署,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结合机关事务工作实际,进一步完善政务公开各项制度,坚持政策公开、透明,努力保障广大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使政务公开工作成为机关事务各方主体沟通交流的桥梁和纽带。心得体会如下:
一、提升政务服务,做实“便民”文章。
进一步推进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建设,不断完善机制,强化保障。完善组织领导机制,加强《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及上级有关文件制度学习。建立健全各项工作制度,明确政务信息公开范围、公开内容、 公开形式、公开程序等,推进政务信息公开工作向制度化、规范化发展。全面公开政策文件、明确办事程序、简化办事流程,按规定程序登记受理、交办承办、督办反馈和整理归档,推进办事服务公开标准化,让办事服务更透明,最大限度利企便民。
二、提升创新服务,做实“为民”文章。
以“创新”为首,坚持以方便群众知情、便于群众监督的原则,丰富公开形式,促进政府自身建设和管理创新。积极整合优化政务宣传资源,通过新媒体与海报、广播等传统方式相结合,方便群众及时了解政府最新政策和工作动态,不断增强群众监督参与度和政务公开透明度,切实打通政务公开“最后一公里”。扩大政府政策文件电子化范围,提供word或PDF等多格式下载,方便群众查阅。
三、提升数字服务,做实“利民”文章。
聚焦政务服务新媒介,以场景式应用和群众需求为导向,推动“数字政府”建设提质增效。深化“放管服”改革,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一网通办,一次办成”,真正实现“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与时俱进提升政务公开线上服务能力,不断拓宽线上服务覆盖范围,进一步优化完善网上服务功能,做优“全程网办”,持续“减证便民”,切实减少群众办事的跑腿次数。
中心按照市级统一部署,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结合机关事务工作实际,进一步完善政务公开各项制度,坚持政策公开、透明,努力保障广大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使政务公开工作成为机关事务各方主体沟通交流的桥梁和纽带。本月心得体会如下:
一、要聚焦发展,深化重点领域信息公开
要以公开助力经济健康发展,加强涉及市场主体、减税降费和扩大投资的信息公开,加大受疫情影响重的餐饮、住宿、零售、文化、旅游、客运等行业的帮扶政策公开力度,促进稳就业和消费恢复。以公开助力社会和谐稳定,抓好疫情防控、就业稳岗、公共企事业单位的行政信息公开。
二、要聚焦服务,探索重要政策多元解读
要提升解读质量,解读材料要突出核心概念、新旧政策差异、影响范围、管理执行标准及注意事项、惠企利民举措及享受条件等含金量高的实质性条款。优化咨询服务,加强人工智能技术运用,推动政策个性化、主动化供给,对关注度高、专业性强、办事需求量大的政策文件,组织定向推送,实现“政策找人、政策找企业”。
三、要聚焦规范,完善政务公开工作细节
要规范执行公开制度,科学界定公开方式,全面优化公开平台。从严审核、审慎发布公民信息,依法公布公民个人信息,采取去标识化、删除或遮盖等手段妥善处置现有身份证号等公民个人信息,切实保护公民隐私。围绕公众关注领域,扎实开展试点创新,持续推动政府开放。
四、要聚焦落实,强化政务公开业务指导
要压实主体责任,在发布重大政策的同时抓好政策解读,主动解疑释惑、引导舆论、管理预期,营造良好政策环境和发展氛围。强化约谈问责,及时公开通报政务公开工作落实不到位、考核倒数的单位。明确责任主体和落实时限,实时跟进督查,逐项督促落实,对未完成的依规督促整改。
政务公开是新时代政府与人民群众进行沟通的重要桥梁,通过加强政策解读、回应群众关切、推动数据开放,有效保障了公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因此政务公开工作者应要高度重视、积极作为,练好政务公开的“五勤戏”,推动政务公开在为民服务中大放异彩。
做好政务公开要勤更新,不断保持数据活力。“富有之谓大业,日新之谓盛德”。时效性是政务公开充满生命力的重要保障,政府机关只有经常对网站数据信息进行更新,人民群众才能及时了解与自身、社会有关的政策法规、利民举措;反之,如果信息长时间不更新,沦为僵尸网站或僵尸新媒体,不仅不利于政策宣传推广,还会损害政府形象,与政务公开初衷相违背。
做好政务公开要勤思考,不断提高处理效率。“学而不思则罔”。政务公开并非只是公开信息这一简单行为,对于如何能真正做到及时回应群众关切、信息更新不超时效、文稿数据没有错误等等,仍然需要我们平时多加思考,不断总结经验方法、优化工作方式,从而提高工作效率。
做好政务公开要勤学习,不断增强工作本领。“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政务公开作为信息社会的产物,是打造服务型政府的重要手段,而信息社会的一大特征就是“快”,政务公开也是如此,每个阶段、每个时期政务公开的信息公开、网站上传方式、网络安全维护等等方面都对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只有不断学习,才能跟上发展潮流,更好进行政务公开。
做好政务公开要勤协作,不断丰富信息来源。“众人拾柴火焰高”。政务公开并不是一个人或者一个部门的事情,而是需要整个单位的所有部门和人员通力合作,既需要政务公开工作者主动与相关业务科室对接,收集最新政策文件、规划计划、决策部署落实情况等等,也需要各科室、各人员积极配合做好衔接,确保信息收集渠道畅通。
做好政务公开要勤调研,不断了解群众需求。“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近日,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的工作方案》,突出强调了调查研究在应对新时代发展难题中的重要作用,再次证明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政务公开依然离不开调查研究这一传家宝。政务公开可以采取网络调查问卷、线下采访等形式认真调研了解人民群众牵肠挂肚的民生大事和天天有感的关键小事,有针对性地进行政务公开,并建立健全反馈渠道,不断改善政务公开的内容,从而保障政务公开行稳致远。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本文标题:(9篇)有关政务公开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学习体会汇编
链接地址:http://www.bibiwenku.com//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391566.html
版权声明
作者原创,不允许二次传播,一经发现收回会员权益,追究法律责任。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