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课:坚定从严治党,做新时代的奋斗者

2025-03-09 07:03:52 121
联系客服提示-笔笔文库

 

党课:坚定从严治党,做新时代的奋斗者

前几年,《人民的名义》红透了大江南北,这部剧一开播,就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夺取了210亿次网络点击率,豆瓣好评9.1分,烂番茄新鲜度93%。既不科幻,也没有小鲜肉,为什么观众还那么愿意看?原因就俩字,解气!在送审之前啊,导演已经做好了删除5集,改1000次的准备了,可意外的是,这部剧竟然在短短的十天之内,就通过了广电总局的审核。从侧面印证了,整风肃纪正当时,从严治党在路上!

一、探索——且看党性作风的力量之源

时钟回拨到1929年12月,毛泽东率先提出:(1)政治观念没有错误的(包括阶级觉悟);(2)忠实;(3)有牺牲精神,能积极工作;(4)没有发洋财的观念;(5)不吃鸦片、不赌博。以上五个条件完备的人,才能介绍他进党。这是我们党性作风最初的诠释。随着条件的变化,共产党员的党性与作风也经历了时代的锤炼。那么到底什么是坚强过硬的党性作风呢?

(一)党性作风是不忘初心的坚定信念

历史上有过这样一个让人啼笑皆非的故事。郭汝瑰是我党在革命时期的一名红色间谍,打入敌人内部之后,虽然享受着高官厚禄,官至参谋总长,却始终保持着良好的党性作风。有一次郭汝瑰在家宴请宾客,吃完饭后,杜聿明坐在沙发上,细心的他发现郭汝瑰家里的沙发破了之后,竟然用碎布进行了细细的缝补。宴会后,杜聿明直接到蒋介石家中举报郭汝瑰是共产党,蒋介石挠挠头:你的理由是什么?杜聿明说:在国民党内部,我已经是比较清廉的干部了,竟然还有比我更清廉的?如果有,这个人一定是共产党。在没有党内监督的情况下,郭汝瑰体现出了共产党人在诱惑面前不忘初心、毫不动摇的忠贞不渝。

(二)党性作风是无私奉献的爱国情怀

著名作家魏巍在《谁是最可爱的人》中提到了13位烈士,40年后人们才发现,有一位战友其实并没有牺牲,他叫李玉安。李玉安曾参加过四平会战、辽西会战、平津战役、渡江作战,先后荣立10次战功。1950年,他代理排长指挥部队狙击南逃的美军,更是为志愿军聚歼逃敌立下特等功。正是这样一名拥有赫赫战功的革命先辈,回到祖国后几十年一直隐功埋名,在黑龙江兴隆镇粮库当了一名普通工人,并一直干到1980年退休。从复员到退休,李玉安对工作勤勤恳恳任劳任怨,16次被评为粮库先进工作者,继续为党和人民无私奉献着。1994年,李玉安应邀到北京参加国庆观礼,有人问他晚年有什么想法,老人表示其实心里还装着两件事,一是回河南老家为双亲扫扫墓,尽点孝心;二是攒些钱,为家乡修条路,尽点做党员的责任。关于自己,他笑了笑,只字未提。作为一名党员,李玉安用出生入死的前半生和默默无闻的后半生,诠释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人生追求。

(三)党性作风是强国兴党的使命担当

我国航天事业奠基人,世界著名空气动力科学家钱学森曾回忆说:在建国十周年的时候,我被接纳为中国共产党的一员,我简直激动得睡不着觉!1965年以来,他共发表专著7部,论文300余篇,对我国的总体、动力、制导、气动力、结构、计算机、质量控制等各个领域做出重要指导,为中国火箭和导弹技术的发展提出了极为重要的实施方案,做出了卓越的历史贡献。2007年《感动中国》授予他的颁奖词为:在他心里,国为重,家为轻,科学最重,名利最轻。五年归国路,十年两弹成。开创祖国航天,他是先行人,披荆斩棘,把智慧锻造成阶梯,留给后来的攀登者。他是知识的宝藏,是科学的旗帜,是中华民族知识分子的典范。

尽管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但有阳光的地方就会有阴影。接下来我们进入第二部分。

阅读全文
(想阅读完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陆!)
如果喜欢本篇内容,请赞赏鼓励哦!
尚未有人赏赞,赶紧来一个吧
查看更多>>
请选择打赏类型
¥0.01
¥1
¥365
¥188
¥99.99
¥66.6
¥52
¥6.66
¥6
赏赞

分享: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党课:坚定从严治党,做新时代的奋斗者

链接地址:http://www.bibiwenku.com//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391285.html

相关内容
    热门推荐
    • 本周热门
    • 本月热门
        二维码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