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课讲稿: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牵引逻辑

2025-03-09 07:03:52 121
联系客服提示-笔笔文库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促进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重要保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高楼大厦在我国大地上遍地林立时,中华民族精神的大厦也应该巍然耸立。”深刻理解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论述,在实践中不断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推向深入,滋养新时代精神文明新风尚,需要准确把握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牵引逻辑。

一、在历史逻辑中传承中华文脉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传承中华文脉的有效路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需要挖掘文化资源、厚植历史底蕴,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

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传承中华文脉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历史逻辑。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这为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明了方向。作为一种历史现象,文化在社会实践中动态生成、不断发展,但这并不意味着文化的转化与发展是自发完成的。主体可以主动规范引导文化范式,突破社会物质条件、价值有限性、历史差异性等传统文化限制性因素,赋予文化事项以新内容、新属性,推动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一是整合现有优秀传统文化资源,依托博物馆、非遗传承机构等文化文物单位的资源优势,重点开发文化创意产品,推动原生态文化时代化、生活化、日常化。二是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加强文化交流,吸收借鉴国外先进文化成果,推动具有世界意义、当代价值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对外传播,不断提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国际化水准。三是在科技变革中对优秀传统文化进行数字重塑,运用数字技术保护传承传统手工艺,借助虚拟现实、仿真机械等高新技术赋能传统文化,借助互联网的科技能力和社交网络盘活优秀传统文化资源。

二、在现实回应中夯实价值基础

阅读全文
(想阅读完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陆!)
如果喜欢本篇内容,请赞赏鼓励哦!
尚未有人赏赞,赶紧来一个吧
查看更多>>
请选择打赏类型
¥0.01
¥1
¥365
¥188
¥99.99
¥66.6
¥52
¥6.66
¥6
赏赞

分享: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党课讲稿: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牵引逻辑

链接地址:http://www.bibiwenku.com//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391279.html

相关内容
    热门推荐
    • 本周热门
    • 本月热门
        二维码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