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课讲稿:优化国家技术转移体系布局建设

2025-03-09 07:03:52 121
联系客服提示-笔笔文库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要深化科技成果转化机制改革,加强国家技术转移体系建设。国家技术转移体系,作为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科技成果持续产生,推动科技成果扩散、流动、共享、应用并实现经济与社会价值的生态系统。加快建设和完善国家技术转移体系,不仅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迫切要求,更是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必由之路。其关键是发挥技术转移主体能动性,构筑布局合理、枢纽协同、通道畅通的技术转移网络梯次联动格局,营造法律保障坚实有力、市场体系开放统一、评价机制科学高效、社会共识广泛凝聚的技术转移生态环境。 

激发技术转移主体的主观能动性 

强化企业在国家技术转移体系中的主体地位。鼓励企业推进技能提升、岗位实践和终身学习机制,培育实操经验丰富、具有创新潜力的技术人才,实现人才对企业研发的“反向赋能”。发挥科技领军企业的引领作用,支持其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加大“专精特新”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创新投入,引导创新要素汇聚,构建大中小企业协同创新、相互赋能的生态,实现大企业技术优势与中小企业市场敏锐性的“双向嵌合”。巩固跨国公司及科技领军企业的枢纽作用,引导企业建立国际化技术转移平台和海外研发中心,通过技术突破占领全球价值链高附加值环节,推动产业链与创新链的有机融合。 

强化高校院所在国家技术转移体系中的策源能力。完善高校技术转移机构职能,设立技术转移办公室及知识产权管理中心,保障科技成果的知识产权保护、评估与高效转化。发挥专业化众创空间的孵化效应及示范作用,加快建设概念验证平台和中试平台,推动科技成果在早期研究阶段的技术和商业可行性验证。关注技术成果熟化过程,通过高校小规模试生产评估市场潜力,为产业链建设提供有力数据支撑。 

强化人才在国家技术转移体系中的支撑作用。结合初始专业教育与后续专业培训,鼓励高校设立技术转移相关学科,推动企业和科研机构提供技术经理人持续培训,增强其知识与实践能力。加强国际化人才引进,通过项目攻关、教学合作及研究基地等载体和形式,吸引海外高端技术转移人才,并通过多样化职业渠道和激励机制留用人才。同时,建立技术经理人专业认证和考评体系,定期更新资质,保持与行业前沿同步。 

强化中介机构在国家技术转移体系中的纽带功能。系统布局、疏通技术转移通道堵点,促进创新链与产业链的高效协同。发挥好“组织者”作用,精准解决技术供需双方的信息不对称和组织不畅的问题,通过建立信息交流平台和需求数据库,定期开展成果展示与对接活动,实现技术成果与市场需求的精准匹配。发挥“服务者”职能,加强技术供需对接,组建专业评估团队深入解析科技成果的市场价值与可行性,助力供应方识别潜力技术并向需求方精准推介,以提升技术转移效率并降低合作风险。此外,通过跨部门、跨学科的衔接配套,增强各方对技术转移流程的理解,破解信任瓶颈,推动技术转移创新体系建设。 

阅读全文
(想阅读完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陆!)
如果喜欢本篇内容,请赞赏鼓励哦!
尚未有人赏赞,赶紧来一个吧
查看更多>>
请选择打赏类型
¥0.01
¥1
¥365
¥188
¥99.99
¥66.6
¥52
¥6.66
¥6
赏赞

分享: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党课讲稿:优化国家技术转移体系布局建设

链接地址:http://www.bibiwenku.com//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391262.html

相关内容
    热门推荐
    • 本周热门
    • 本月热门
        二维码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