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测每日5题(2025年3月4日)
1.(言语)近年来,国家网信办反诈中心监测发现多起针对未成年人的电信网络诈骗事件。为孩子们打造一个无诈、健康的数字成长空间是我们共同的心愿。相关部门应加大对电信诈骗的打击力度,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学校可以定期举办网络安全知识讲座,邀请专家讲解诈骗手段和防范方法。社区可以组织反诈骗宣传活动。同时,网络平台应加强对用户信息的保护,对涉嫌诈骗的账号进行及时封禁和处理。对这段文字概括最准确的一项是()。
A.学校和社区应积极参与未成年人网络保护工作
B.网络平台应承担起应有的社会责任
C.构建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未成年人网络保护体系
D.相关部门通过提高违法成本让诈骗分子无所遁形
答案:C
解析:
文段开篇引出针对未成年人的电信网络诈骗事件多发这一背景问题,紧接指出给孩子们打造健康的数字成长空间是共同心愿,随后分别从“相关部门”“学校”“社区”“网络平台”多个主体出发,具体论述对策。故文段为分总结构,重点在对策,综合概括,对应C项。A项“学校和社区”、B项“网络平台”、D项“相关部门”,均表述片面,排除。
2.(言语)AI技术快速发展,并以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和模拟学习能力影响着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不法分子可以将静态照片输入AI大模型中,可以生成一段能够模仿真人点头、眨眼等动作的活体视频,从而突破部分网络平台的人脸登录认证限制。这些不法分子在登录他人账号窃取用户敏感信息后,将其出售获利。这不仅侵害了用户的个人信息权益,也给整个网络安全带来了严重威胁。根据上文所述,AI技术在模拟学习能力方面可能带来的主要风险是()。
A.增加网络安全治理的难度
B.促进个人信息保护技术的发展
C.减少网络平台人脸登录认证的有效性
D.降低AI大模型的数据处理能力
答案:A
解析:
文段开篇指出AI技术影响着社会生活,接着指出不法分子利用AI技术生成仿真活体视频,突破网络平台的人脸登录认证限制,进而窃取用户敏感信息并出售获利。尾句通过“这”引出结论,指出这种行为侵害了用户的个人信息权益,并对整个网络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故文段为分总结构,重在强调AI技术在模拟学习能力方面可能带来的主要风险,即增加网络安全治理的难度,对应A项。
B项,“促进个人信息保护技术的发展”并不是风险,与文意不符,排除;
C项,“减少网络平台人脸登录认证的有效性”是AI技术被滥用后产生的直接后果,而不是主要风险,排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