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本次组织生活会有关要求,我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应急管理、安全生产等方面的最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认真开展理论研讨,紧密联系全市应急工作实际,全面梳理检视自身存在的问题,深入分析原因,进一步明确了整改方向。现将对照检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带头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维护党的团结统一方面。一是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有待提升。在日常应急管理工作中,虽然能够坚决贯彻党中央和上级关于应急管理的决策部署,但对于一些潜在的政治风险和挑战,缺乏足够的敏锐性和洞察力。例如,在组织开展安全生产检查时,仅仅关注到具体安全隐患的排查与整改,而没有充分意识到安全生产事故背后可能存在的政治影响,未能从政治高度去分析和把握问题的本质。当面对一些涉及跨区域、跨部门的应急事件时,缺乏从政治大局出发的统筹协调能力,导致在应对复杂局面时,缺乏前瞻性的思考和应对措施。二是政治理论学习深度不够。积极参加各类政治学习活动,对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的基本内容有一定了解,但学习往往停留在表面,缺乏深入的思考和研究。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应急管理重要论述的学习,未能真正领会其精神实质,在实际工作中运用政治理论指导实践的能力还有待提高。比如,在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红线”意识的重要指示时,没有充分将其与我市安全生产的实际情况紧密结合,导致在安全生产监管工作中,有时会出现对企业违规行为处罚力度不够、监管手段单一等问题。
(二)带头增强党性、严守纪律、砥砺作风方面。一是党性修养需进一步加强。在面对一些重大灾害事故和复杂的应急处置任务时,偶尔会出现畏难情绪,缺乏攻坚克难的勇气和决心,这反映出自己在党性修养方面还存在不足。例如,在去年我市遭遇的特大暴雨洪涝灾害应急救援中,由于灾害影响范围广、救援难度大,在救援初期,面对救援物资调配困难、救援力量不足等问题,产生了“等上级指示、靠外部支援”的想法,没有充分发挥党员领导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主动担当作为,积极协调各方资源,快速推进救援工作。二是工作作风不够扎实。在应急管理工作中,虽然能够积极参与各类应急处置和安全检查工作,但有时存在工作不够细致、不够深入的问题。对一些企业安全生产隐患的排查,没有进行全面、深入的检查,导致部分隐患未能及时发现和整改,给安全生产带来了潜在风险。此外,在工作中还存在一定的形式主义倾向,有时过于注重工作汇报和材料撰写,而忽视了实际工作效果。比如,在撰写安全生产工作总结报告时,为了突出工作成绩,可能会对一些数据进行过度修饰,而没有真实反映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和困难。
(三)带头在遵规守纪、清正廉洁前提下勇于担责、敢于创新方面。一是创新意识不足。在应急管理工作中,习惯于沿用传统的工作方法和思路,对新情况、新问题研究不够,缺乏创新思维和创新举措。在当前应急管理形势日益复杂多变的情况下,传统的工作模式已经难以满足工作需要,但自己在探索创新应急管理方式方法方面还做得不够。例如,在推进应急管理信息化建设方面,虽然意识到信息化对于提高应急管理效率和应急响应速度的重要性,但在实际工作中,由于缺乏创新意识和有效措施,信息化建设进展缓慢,未能充分发挥其在应急管理工作中的作用。应急指挥平台的数据整合和共享程度较低,导致在应急处置过程中,信息传递不及时、不准确,影响了救援决策的科学性和时效性。二是担当精神不够强。在工作中,有时存在怕得罪人、怕担责任的思想,对一些涉及多个部门的应急管理问题,协调力度不够,缺乏一抓到底的决心和勇气。比如,在处理一些涉及安全生产监管职责交叉的问题时,担心协调不好会影响部门之间的关系,导致工作推进不力,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给安全生产带来了隐患。在面对一些企业对安全生产监管执法的抵触情绪时,存在畏缩心理,不敢依法依规严格执法,影响了安全生产监管的权威性。
(四)带头履行全面从严治党政治责任方面。一是对全面从严治党的认识不够深刻。虽然能够认识到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性,但在思想上还存在一定的偏差,认为全面从严治党主要是纪检监察部门的工作,自己作为应急局局长,只要抓好业务工作就行了。没有充分认识到全面从严治党与业务工作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关系,在实际工作中,没有将全面从严治党的要求贯穿到应急管理工作的全过程。在应急管理项目审批、资金使用等关键环节,对廉政风险的防控意识不足,缺乏有效的监督制约机制。二是履行“一岗双责”不到位。在工作中,对分管领域的业务工作关注较多,而对党风廉政建设工作重视不够,没有真正做到业务工作与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同部署、同落实、同检查、同考核。对分管科室的党员干部教育管理不够严格,对一些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未能及时发现和纠正。例如,在日常工作中,只注重对分管科室工作人员业务能力的培养,而忽视了对他们的廉政教育,没有定期与他们进行廉政谈话,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和工作情况。导致个别工作人员在安全生产执法检查中,存在接受企业宴请、收受礼品等违规行为。
(五)履行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方面。一是对意识形态工作重视程度不够。虽然能够认识到意识形态工作的极端重要性,但在实际工作中,将主要精力放在了应急管理业务工作上,对意识形态工作的关注度不够,没有将意识形态工作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来抓。在组织开展应急管理工作时,没有充分考虑到意识形态方面的因素,对一些可能引发意识形态问题的应急事件,缺乏有效的防范和应对措施。例如,在应对网络舆情方面,当一些关于应急管理工作的负面舆情出现时,由于缺乏及时有效的引导和处置,导致舆情发酵,给应急管理部门的形象带来了负面影响。二是对应急管理领域意识形态工作分析研判不够深入。对应急管理领域的意识形态形势缺乏深入的分析和研判,未能及时发现和掌握应急管理队伍中的一些思想动态和倾向性问题。在应急管理宣传教育工作中,没有充分意识到宣传内容和方式可能存在的意识形态风险,导致宣传效果不佳,甚至可能引发一些误解。比如,在安全生产宣传教育活动中,宣传内容过于注重形式,而忽视了宣传内容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没有充分考虑到不同受众的接受程度和思想需求,导致部分企业和群众对安全生产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不够深入。
二、存在问题的原因剖析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本文标题:应急局局长2024年组织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发言材料
链接地址:http://www.bibiwenku.com//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390635.html
版权声明
作者原创,不允许二次传播,一经发现收回会员权益,追究法律责任。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