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XX市随机选取的12个乡镇、38个行政村开展实地调研发现,35岁以下年轻村干部群体存在"三低三高"现象:政策转化执行率低至47%、群众工作满意度仅61%、产业发展带动率不足55%,而会议记录完整率高达92%、台账填写规范度达88%、文件传达及时率达95%。这种"痕迹管理扎实、实效工作薄弱"的反差,在XX镇2024年防汛抗台工作中尤为凸显:面对突发山洪,7名年轻干部因缺乏应急处置培训,未能及时启动应急预案,导致3个村小组出现短暂断联。
XX村90后支书王某坦言:"去年参加的6次培训,记了3本笔记,可遇到村民土地纠纷还是只会背'按章办事'。"这种学用"两张皮"现象导致该村2024年信访量同比增加27%,集体经济发展停滞不前。
调研数据显示,当前培训体系存在三大结构性矛盾:
1.供给端错配:78%的课程聚焦政策解读,但仅39%的村干部能准确说出本村特色产业扶持政策;
2.方法论滞后:92%的培训采用单向授课,而村民最需要的"纠纷调解技巧""项目谈判策略"等实践课程占比不足15%;
3.评估机制虚化:建立培训效果追踪机制的单位仅占23%,某街道2023年组织的电商培训学员,一年后仍有67%未开展线上销售业务。
借鉴《摆脱贫困》"弱鸟先飞,滴水穿石"的攻坚精神,建立"三访三问"需求采集机制(访农户问痛点、访企业问需求、访能人问经验)。如XX区开发的"乡村CEO成长营",通过实地考察23家新型农业主体,设计出包含"农产品品牌打造""合作社运营实务"等12门课程,参训学员创业成功率提升至68%。
落实xxx"既要政治过硬,也要本领高强"的要求,构建"田间学校+云端智库+实战沙场"培养体系: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本文标题:2025年社情民意:关于构建精准化农村党员干部教育体系的建议
链接地址:http://www.bibiwenku.com//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390543.html
版权声明
作者原创,不允许二次传播,一经发现收回会员权益,追究法律责任。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