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审计机关开展大数据审计的探索与思考

2025-03-02 07:03:52 121
联系客服提示-笔笔文库

基层审计机关开展大数据审计的探索与思考

在科技强审指导下,大数据应用对审计起着巨大的促进作用。大数据技术在审计工作中的应用,可以将众多的审计数据智能化,在一定程度上扩大审计范围,减少审计工作量,提高审计效率。对于基层审计机关来说,能够有效缓解任务重、人员少的矛盾。近年来,笔者参与实施了一些大数据应用项目,取得了不错的成果,但由于信息化基础设施不完善、缺乏大数据思维、人才储备不足等原因,该项工作在基层审计机关仍面临着不少问题。

一、开展大数据审计面临的困难

(一)缺乏大数据审计思维。大数据价值核心在于创新,在数据海量增长的今天,如何使这些数据价值最大化取决于使用者的需求和创新思维。就审计而言,当我们获取各类被审计单位的内外部数据后,审计人员需要根据审计目标、审计内容以及被审计单位的业务逻辑等,对相关的数据进行分析以发现被审计单位存在的问题及风险。因此大数据审计的重点不在于数据分析技术或工具,而是依赖于审计人员的思维方式,即“为什么审”、“如何去审”。如果审计人员知道如何运用这些数据,通过数据之间的联系从中发现问题,那么大数据的价值将得以体现,否则数据毫无价值。然而目前大多数基层审计机关审计人员对大数据审计的认识存在误区,认为大数据审计不过是计算机辅助审计的一种延续,是属于技术人员的工作,因此从审计项目、工作安排中往往呈现出一种业务与技术割裂的状态。此外,许多审计人员缺乏创新主动,难以适应大数据发展的需要,依然习惯于传统的审计模式,大多是翻账本、查凭证,涉及与数据有关的工作首先想到的是交给数据分析人员去做,导致自己很多时候连最基本的业务流程、逻辑都搞不清楚,更不用说从数据的内在联系发现问题了。

(二)缺少大数据审计人才。当今社会,大数据已渗透到各行各业,新技术、新业态的层出不穷离不开专业人才的创新。如何将大数据相关的先进技术应用于审计行业,同样离不开高端人才的支持。但是基层审计机关受限于编制、财力、人员引进规定等因素,普遍缺少掌握大数据技术的专业人才,有的甚至都没有计算机专业人员,导致大数据审计难以开展。此外,目前针对大数据审计的培训较少,虽然上级审计机关开展了一些初级培训工作,但是由于网络培训缺乏监管,加之日常审计工作繁忙,难以抽出时间进行认真学习,导致培训效果不好。

阅读全文
(想阅读完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陆!)
如果喜欢本篇内容,请赞赏鼓励哦!
尚未有人赏赞,赶紧来一个吧
查看更多>>
请选择打赏类型
¥0.01
¥1
¥365
¥188
¥99.99
¥66.6
¥52
¥6.66
¥6
赏赞

分享: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基层审计机关开展大数据审计的探索与思考

链接地址:http://www.bibiwenku.com//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390039.html

相关内容
    热门推荐
    • 本周热门
    • 本月热门
        二维码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