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XX2025年“两会”的胜利召开,犹如一盏明灯,为全区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是在新征程上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指引。此次“两会”围绕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擘画了一幅振奋人心的发展蓝图。作为市委书记,深入学习领会“两会”精神,并将其贯彻落实到全市工作实际中,是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使命。通过对“两会”精神的深入学习和思考,结合我市的实际情况,我深刻认识到,要推动我市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必须紧紧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
一、抓优势产业,夯实发展基础
产业是经济发展的根基,是推动地区繁荣的关键力量。广西壮族自治区2025年“两会”明确指出要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培育壮大新动能,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我市拥有丰富的特色资源和良好的产业基础,具备发展优势产业的良好条件。在新的发展阶段,我们必须立足自身优势,积极探索产业发展新路径,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为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一)立足特色资源,发展优势产业。我市拥有丰富的森林资源、优越的自然生态环境以及独特的民俗文化,这为木制品、食用菌、浆果、旅游等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我们要充分发挥这些资源优势,围绕特色资源做文章,打造具有我市特色的产业体系。在木制品产业方面,以木材产业园为引领,加大对木材加工企业的扶持力度,推动产业集聚发展。引导企业加大技术创新投入,引进先进的生产设备和工艺,提高产品质量和附加值。鼓励企业加强品牌建设,培育一批具有市场竞争力的木制品品牌,提升我市木制品产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同时,积极拓展国内外市场,加强与上下游企业的合作,延伸产业链条,提高产业的整体效益。食用菌产业是我市的传统优势产业,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我们要加大对食用菌产业的科技投入,加强与科研院校的合作,开展食用菌新品种的选育、栽培技术的创新以及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的研究,提高食用菌的产量和品质。加强食用菌产业的标准化建设,建立健全质量检测体系,确保产品质量安全。培育壮大一批食用菌龙头企业,带动农户发展食用菌种植,形成规模化、产业化的发展格局。同时,积极发展食用菌深加工产业,开发食用菌休闲食品、保健品等新产品,提高产品附加值。浆果产业是我市近年来新兴的特色产业,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和市场潜力。我们要加强对浆果产业的规划引导,合理布局种植区域,扩大种植规模。加强浆果种植技术的培训和推广,提高果农的种植管理水平。引进和培育一批浆果加工企业,开发浆果果汁、果酱、果酒等深加工产品,延长产业链条,提高产业附加值。加强品牌建设和市场营销,打造具有我市特色的浆果品牌,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二)扶持重点企业,推动产业升级。重点企业是产业发展的核心力量,对于带动产业升级、促进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我们要加大对重点企业的扶持力度,帮助企业解决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支持企业做大做强。建立健全重点企业联系服务机制,市领导带头联系重点企业,定期深入企业调研,了解企业生产经营情况,协调解决企业在用地、用电、融资、人才等方面的问题。加大对重点企业的政策支持力度,落实税收优惠、财政补贴、信贷支持等政策,降低企业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盈利能力。鼓励重点企业加大技术创新投入,建立研发中心,加强与科研院校的合作,开展关键技术攻关,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产品、新技术。支持重点企业开展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引导重点企业加强品牌建设,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知名品牌,提升企业的市场影响力。
(三)加强产业融合,拓展发展空间。产业融合是推动产业升级、提高产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我们要积极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拓展产业发展空间,提高产业的综合效益。在农业与工业融合方面,以农产品加工为纽带,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鼓励农产品加工企业与农户建立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通过订单农业、入股分红等方式,带动农户发展特色农业种植,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加强农产品加工园区建设,完善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吸引更多的农产品加工企业入驻,形成产业集聚效应。同时,积极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提高农产品的市场流通效率。在农业与服务业融合方面,大力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依托我市丰富的农业资源和优美的自然生态环境,开发一批具有特色的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项目,如农家乐、采摘园、民俗文化体验等。加强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完善交通、住宿、餐饮等配套服务,提高旅游接待能力。加强旅游品牌建设和市场营销,举办各类旅游节庆活动,提高我市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的知名度和吸引力。在工业与服务业融合方面,积极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加快发展现代物流、金融服务、科技服务、信息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为工业企业提供全方位的服务支持。鼓励工业企业开展服务型制造,延伸产业链条,从单纯的产品制造向产品研发、设计、销售、售后服务等全产业链拓展,提高企业的附加值和竞争力。
二、抓特色小镇,激发发展活力
特色小镇是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的重要载体。广西壮族自治区2025年“两会”提出要加强特色小镇建设,打造一批具有特色产业、特色文化、特色风貌的小镇。我市要把特色小镇建设作为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的重要抓手,坚持“一镇一品”的发展理念,突出地域特色,依托丰富的旅游资源,打造一批具有竞争力的特色小镇,激发全市经济发展活力。
(一)科学规划,明确发展定位。特色小镇建设要坚持规划先行,科学制定小镇发展规划。要深入调研小镇的资源禀赋、产业基础、文化特色等情况,结合市场需求和发展趋势,明确小镇的发展定位和主导产业。在规划过程中,要注重与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规划、旅游发展规划等相衔接,确保小镇建设符合区域发展的整体布局。要根据小镇的发展定位和主导产业,合理规划小镇的空间布局,明确产业发展区、生活居住区、公共服务区等功能分区。加强小镇基础设施建设,完善交通、水电、通信、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提高小镇的承载能力。注重小镇的生态环境保护,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生态环境。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本文标题:市委书记学习广西壮族自治区2025年“两会”精神心得体会
链接地址:http://www.bibiwenku.com//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389026.html
版权声明
作者原创,不允许二次传播,一经发现收回会员权益,追究法律责任。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