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1.瞄准基层焦点,深入纠治形式主义.
2.为基层减负出更多实招.
3.用改革的办法为基层减负赋能.
4.基层干部新春话减负谈实干.
5.为基层减负要向治本深化.
6.为基层干部减掉“初稿负担”.
7.实实在在真减负、减真负.
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是顽瘴痼疾。当前,随着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发展,形式主义出现了新花样、新变种、新样态。比如,一些应用程序使用过程中,出现了强制使用、过度留痕、多头填报、滥用排名、数据造假等现象。
形式主义实质上是主观主义、功利主义,其根源是政绩观错位、责任心缺失、功利心作祟,这违背了实事求是的党性原则。当前,力戒形式主义,就是要坚持科学思维、系统观念,谨防主观主义侵蚀、官僚主义影响、躺平心态干扰,坚决反对不作为、乱作为、假作为的现象,务实担当,提升广大基层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劲头。
坚持问题导向,直面现实问题。反对形式主义不能仅停留在纸面和口头上,关键在于转化成实际行动和工作实效。杜绝用形式主义反对形式主义,要紧密结合本地区、本部门实际,从困扰基层的堵点难点入手,瞄准基层治理中存在的不良现象,对准焦距、找准穴位、抓住要害,紧盯问题,下真功夫,持续推进整改整治。通过全面检视、靶向纠治,持续为基层松绑减负,充分调动基层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深入纠治形式主义,要善于抓本源、抓根本、抓主线,注重从思想观念、工作作风和领导方法上找准症结根源。科学分析形式主义的表现形式,深入研究形式主义的根本动因,科学把握形式主义的基本特点,从思想上正本清源、从规范上建章立制、在责任落实上动真碰硬、在源头治理上防患未然。要统筹为基层减负与赋能,推动资源、服务、管理向基层下沉,激发全党全社会创造活力,提振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精气神,更好服务人民群众。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健全为基层减负长效机制。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若干规定》,对整治形式主义作出了制度安排和工作部署。立足新形势新任务,我们既要分析形式主义的地区性、行业性、阶段性特点,也要抓住普遍发生、反复出现的形式主义问题深化整治。切实围绕提高效率、畅通渠道、理顺机制等,建立常态化长效化的纠治整治机制,通过综合整治、系统整治、源头整治,真正杜绝装样子、搞花架子、盲目铺摊子等现象,从而凝聚合力,在增效中推进变革。
毫不放松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是党中央部署的重要政治任务,也是党的作风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新时代新征程上,坚持以严的基调强化正风肃纪,坚持党性党风党纪一起抓,从思想上固本培元,提高党员领导干部的党性觉悟,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注入更多活力。
基层是党和政府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把基层干部干事创业的手脚从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束缚中解脱出来,才能让他们轻装上阵,提升工作效能,更好为人民服务。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健全为基层减负长效机制”。2024年8月,中办、国办印发《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若干规定》,对深化拓展基层减负工作作出制度性安排。新征程上,应打好整治形式主义的攻坚战、持久战,切实减轻基层不必要的工作负担,让更多减负成果惠及基层干部和人民群众,为全面深化改革和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坚实支撑。
厘清权责链条,破解基层治理中的“小马拉重车”难题。基层是国家治理的“神经末梢”,既要汲取养分,也需输送力量。基层治理若不理顺权责,犹如“小马拉重车”,虽竭尽全力,仍步履维艰。破解此困局,应以制度为锚,厘清权责边界,让基层治理从负重前行转向轻装上阵。
明确基层职责边界,要“疏枝剪叶”,厘清不同层级、部门、岗位之间的职责边界,建立健全责任清单,科学规范“属地管理”,让基层干部心中有数、手中有法、肩上有责。明确基层“挑哪副担、干哪些活、扛什么责”,方能避免权责失衡、责能错位的“剪不断、理还乱”,真正实现责权对等、运转顺畅。确保基层能履责,还要“引泉入田”,推动资源、服务、管理向基层下沉,打通保障基层运转的关键节点,让基层干部有能力挑重担,有信心解难题。通过完善机制,激励干部增强担当精神,在履职尽责中体现价值、展现作为。
精简流程机制,根治事务处理中的“文山会海”。基层干部应是服务群众的“行者”、落实政策的实干者。精简流程、规范机制,既是为基层减负的当务之急,也是提升基层治理效能的必然路径。
清理“文山会海”,应严控文件数量,提升文件质量;开会要少而短,务求实效,避免低效空耗。避免形式主义,重在抓实效,纠正“跟风值班”“攀比加班”等形式主义倾向,让基层干部将更多时间和精力投入真抓实干中。
推动数智减负,精简各类繁杂重复的台账报表。当前,信息化手段正逐渐成为提升治理效能的关键杠杆,但在推进过程中,各类繁杂重复的台账报表依旧如高山一般,压得一些基层干部喘不过气来,繁杂的报表和材料使他们疲于应付,无法腾出精力专注干事创业。要破解这一困局,须精准发力,推动数智减负,优化数字化治理。
数智减负的关键不仅在于精简材料报表,更要构建以系统集成、协同高效、共建共享为核心的智慧治理平台,让数据成为“流动的水”,流向最需要的地方,汇聚成“助力的泉”。同时,以“减”“简”为目标,精简冗余环节、简化烦琐流程,推进机关效能建设,优化工作机制。建好用好智慧治理平台,强化联合指挥和各方协同,切实提高执行力。
优化考核体系,摒弃评价机制中的“烦琐哲学”。实践中,一些部门过度依赖考核,且考核事项众多,指标层层嵌套,既缺乏科学性,又增添了不必要的复杂度,失去了该有的评价和引导功能。要破解这一困局,必须从根本上优化考核体系,摒弃“烦琐哲学”,让考核真正为提升工作质量服务。
精简考核事项需要“挤水分”。有效控制各级开展监督检查的总量和频次,减少重复检查,同类事项可以合并的要合并进行,去掉多余的部分,只留下最重要、最有效的内容。考核方式也可更加科学灵活,坚持实事求是,避免“一刀切”。同时,可以尝试优化分类考核,依据实际情况调整指标,使考核既精准又务实,激发基层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助力基层治理发挥更大功效。
给基层减负,清单制值得推广
一段时间以来,回不完的微信、填不完的表格,让基层干部叫苦不迭;一个接一个的检查、烦琐冗杂的形式主义任务,使基层干部疲于奔命,原本可服务于群众的时间被大量挤占。此种局面固然与基层工作的自身特性有关,但职责边界不清晰、权责不一致、责能不匹配,也是导致基层负担过重的重要原因。因此,科学、有效地为基层“减负”,是优化基层治理的重中之重。
为有效纾解上述基层治理困境,2024年8月,中办、国办出台了《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若干规定》,强调要“规范明晰基层权责”,提出“建立健全乡镇(街道)履行职责事项清单”。基层治理清单制,是将基层管理服务事项和群众关心的事务,厘清并细化为清单,编制操作流程,明确办理要求,形成规范化、制度化的治理方式。当前,基层治理清单制正在全国各地积极推进、广泛开展。例如,上海金山区漕泾镇实施“网格化党建”加“四张清单”的工作机制,以村居为单位将xx划分为总网格和子网格,把工作覆盖到网格当中,同时编制责任清单、程序清单、制度清单、考核清单,明确干什么、怎么干,推动规范干、干得好;又如,浙江宁波市宁海县推行村级小微权力清单“36条”,基本实现村级权力全覆盖,整顿减轻村组织行政事务负担,提高乡村治理效率和为民服务能力;再如,湖南郴州市全面梳理省、市级部门安排到基层的工作事项,编制“取消、优化、保留”三张清单,从源头上为基层治理清单的制定把关。
从目前各地的治理实践来看,清单制正在成为优化基层治理、解放基层干部的破局点,值得深化落实、全面推行。一方面,基层治理清单制能够有效赋能基层减负,提高基层治理水平。通过编制权力、责任、程序、考核、负面等多种类型清单,厘清基层自身履职事项和协助上级单位工作事项的职责和边界,既杜绝内部办事推诿扯皮,又防止上级随意摊派加码。清单制明确了基层管理服务事项的运作流程,提升了基层工作的透明度和规范度,让大大小小的基层事务都有据可依。另一方面,基层治理清单制能够显著提升基层工作能效,激发基层治理活力。清单制治理模式简化了基层工作流程,许多不必要的、重复的或混乱的工作环节得以删减、优化、整合,基层工作效率大大提升。相应地,基层干部可以有更多精力深入群众、了解群众,聚焦解决群众关切问题,为群众提供更精准更贴心的服务,也可以有更多时间用于学习培训,自我成长。清单制还为社会力量参与基层治理提供了清晰指引和明确导向,使得基层公共服务质效不断提升。
当然,基层治理清单制的推进实施还面临诸多挑战。首先,基层事务复杂多样,地区之间情况差异较大,基层职责清单的制定、执行不存在一成不变的标准和方法,因此在制定清单时应充分听取基层干部、群众、专家学者的意见,通过实地走访、调查研究、召开座谈等方式,深入了解当地基层治理的痛点堵点要点,有的放矢,形成一套既符合法律规定,又贴合地方实际,同时具有充分可操作性的治理清单。
其次,基层治理清单制的推行需要上下协作,多方努力,上级党政部门应加大支持力度,推动资源、服务、管理向基层下沉,各部门之间亦应加强配合联动,形成工作合力;还应制定清单制治理模式匹配动态调整机制,定期对清单内容进行更新,力争实现基层赋权与减负的双向平衡。应强化科技对基层治理清单制的赋能,促进基层工作效率进一步提升。例如,通过“一网统管”等方法简化基层干部工作流程,通过“一键生成证明文件”等服务便利群众办事,借助无人机等科技工具辅助参与基层治理等。
此外,清单制的实施效果关键在于执行、监督。宜建立内外监督相结合的机制,将清单执行情况纳入基层治理考核当中,对执行不力的单位和个人予以问责,确保制定好的清单得到妥善落实。
基层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的“最后一公里”,不能被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束缚手脚。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健全防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制度机制,健全为基层减负长效机制。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若干规定》(以下简称《规定》),以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为主线,对统筹为基层减负和赋能作出制度性安排,树立了用改革的办法为基层减负赋能、激励干部担当作为的工作导向。《规定》是首次以党内法规形式制定出台为基层减负的制度规范,充分体现了党中央一以贯之、全面从严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的决心意志,向全党全社会表明持之以恒、一抓到底的鲜明态度,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有力作风保证。
“欲筑室者,先治其基。”基层是改革发展稳定的第一线,是确保各项改革任务落实到位的关键所在。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解决形式主义突出问题和为基层减负结合起来,将其作为加强作风建设的重要任务、关心关爱基层的重要举措,统筹谋划、一体推进,收到了良好效果。但也要清醒看到,个别地方、个别领域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顽疾尚未根除,新情况新动向潜滋暗长,客观上对深化拓展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工作提出了新的标准和更高要求,亟须用改革创新的思路和办法破除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切实把基层从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束缚中解脱出来,让广大党员干部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抓好改革落实。
坚持标本兼治,强化源头治理。形式主义的根源是政绩观错位、责任心缺失,用轰轰烈烈的形式代替了扎扎实实的落实,用光鲜亮丽的外表掩盖了矛盾和问题。官僚主义的根源是官本位思想严重、权力观扭曲,做官当老爷,高高在上,脱离群众,脱离实际。习近平总书记曾明确要求,各部门要把自己摆进去,对困扰基层的形式主义问题进行一次排查起底,主动认账,立行立改,注重从思想观念、工作作风和领导方法上找根源、抓整改。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顽瘴痼疾,必须从源头着手,找准其思想症结,既治标更治本,在挖根除弊中提高整治工作的彻底性、实效性。注重思想引领,树立重实干、重实绩的用人导向,教育引导各级领导和机关转变工作理念和方式,教育引导基层干部深刻认识“减负”不是“减责任”“减担当”,激励他们更加积极主动开拓进取、真抓实干。加强理论学习,推动各级党组织深入学习党在不同历史时期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经验启示,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牢固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政绩观、事业观。完善配套制度机制,推动健全基层减负常态化机制,建立基层减负动态监测及效果评估机制、为基层减负反面典型案例通报曝光机制等,进一步细化要求、明晰流程、厘清责任。
坚持系统观念,注重协同配合。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要做到整体谋划、协同推进,既从大局中找准职责定位,构建上下贯通、边界清晰、协同合作的组织体系,又主动补足基层的短板弱项,促进基层全面进步、全面过硬。中央层面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专项工作机制充分发挥牵头抓总和统筹协调作用,推动各成员单位和有关部门结合各自职责分工,形成工作合力。各地区各部门党委(党组)要履行主体责任,紧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新动向新表现,拿出有效管用的整治措施,把《规定》要求落实到各领域各环节。要坚持以上率下,各级机关和领导干部要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坚持实事求是,切实做到一级干给一级看、层层抓落实。要理顺基层权责,全面建立乡镇(街道)履职事项清单,加强清单动态管理,依据国家法律和党内法规划分职责权限,赋予并明确基层与其服务范围相匹配的职权,推动责权一致、责能一致。要统筹规范督查检查考核工作,严格计划和备案管理,改进方式方法,切实解决过频过繁问题,真正让基层干部从繁文缛节、文山会海中解脱出来。要保障基层工作力量,把基层“强身”和机关“瘦身”有机结合起来,推动资源、服务、管理向基层倾斜。
坚持问题导向,破解难点堵点。敢于直面问题、勇于修正错误,是我们党的显著特点和优势。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是由问题倒逼而产生,又在不断解决问题中得以深化。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是推动工作、促进落实的必要过程。要强化问题意识,突出问题导向,奔着问题去、盯着问题查、追着问题改。对照《规定》认真检视存在的问题,严格按照《规定》要求进行整改,着眼于破解难点堵点问题提出实用管用好用的举措。要认真查摆问题,摸清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在不同时期、不同地区、不同部门的不同表现,既解决老问题也发现新问题,既解决显性问题也解决隐性问题,既解决表象问题也解决深层问题,切实抓出习惯、抓出长效。要强化问题整改,对基层党员干部特别是基层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发现一个整治一个;对具有一定典型性、普遍性的问题,集中力量开展专项整治和清理。要加强督促指导,强化法规制度的刚性和约束力,常态化做好典型问题核查通报,做到举一反三,推动从“解决一个问题”向“解决一类问题”延伸,不断提高基层减负工作水平。
游园会人流如织,孩子们猜谜、嬉闹,流连忘返;邻居们并排而坐,一起聊家长里短……这个春节,江西省萍乡市安源区后埠街道五里井社区党委书记巫冰洁“过得松快又充实”。“现在节前节后开会少了,台账少了,社区干部就能腾出手来张罗各类新春活动,让大家度过一个欢乐祥和的春节。”巫冰洁说。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本文标题:(7篇)基层减负主题政务信息、工作简报汇编
链接地址:http://www.bibiwenku.com//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388580.html
版权声明
作者原创,不允许二次传播,一经发现收回会员权益,追究法律责任。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