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测每日5题(2024年12月19日)
1.(言语)《竹书纪年》的整理者也受到后世的一都独尊制度和思想的影响,在整理此书时,有意删掉了一些不符合“更不徙都”的材料。然而这样删削,却为人们廓清那些本来就不易弄清的遥远的历史问题带来了更多的麻烦。幸好有一些文献,特别是《括地志》又将“更不徙都”以外的一些材料拾掇起来,乍看上去这些材料是相互矛盾的,实质上却是客观事实的反映。对这段话的主旨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A.《竹书纪年》并不是一部完整意义上的史书,因为它隐瞒了一些事实
B.史书中关于一些历史事实的记载往往自相矛盾
C.不同史书之间的交叉验证有助于我们发掘历史的真相
D.封建独尊制度的流毒遗害至今,对于考古学是一个严峻的挑战
答案:C
解析:
文段先以《竹书纪年》为例指出有些史书删掉了“更不徙都”的材料,接着通过“然而”引导转折,指出这一删削会有不好的后果,最后通过“幸好”、“特别是”引导文段重点,强调其他史书又将“更不徙都”以外的材料拾掇起来,从客观事实上反映历史。因此整个文段重点在递进之后,强调另外的史书会有利于补充验证客观事实,还原历史真相。对应选项,C项表述最为契合文段重点,当选。A项,《竹书纪年》本身为例子,且在转折之前,非文段重点,排除;B项,文段递进之后强调的是其他史书,不同的史书,并非同一史书,“自相矛盾”在尾句转折之前,非重点,排除;D项,“封建独尊制度”偏离文段论述重点,未提及“补充验证历史事实”,排除。
2.(言语)传记,从本质上说,是人的生命活动的记载,是人类生命的一种特殊载体。人的生命活动,不仅表现出生存和发展的渴求,而且表现出自身潜能的开发、释放。这种自身潜能的开发、释放,就是一种力的创造。创造,包括多种形式,有政治家治国平天下的才能展现,有哲学家、思想家在精神领域的探索,有军事家运筹帷幄、驰骋疆场的战斗较量,有科学家的发明创造,有文学家、艺术家的才华展示,有改革家对生存环境的革新改造,等等。这是一幅幅壮丽的生命画卷,是活力向惰性的挑战。人类只有在这样的挑战中才能保持其生命的活力,并为活力的凝聚创造更好的条件。中国古典传记,正是这种生命活力的形象性展现。这段文字主要说明了()。
A.传记是人类生命活动最为生动的记载
B.中国古典传记从多角度展现了生命活力
C.人类自身潜能的开发包括多种形式
D.人类个体与整体创造性在传记中有不同的表现
答案:B
解析: